专栏名称: 雷峰网
中国智能硬件第一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雷峰网

​独家 | 李开复投AI有三板斧:建工程院、办算法赛、招管培生

雷峰网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硬件  · 2016-09-24 22: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有趣的是,在李开复的“科学家+CEO+数据闭环”方法论中,存在一种理想状态,即创业的科学家本身具有良好的商业销售能力,而其选择的方向和开发的AI业务又能够快速部署实现数据闭环。


李开复并不是没有考虑这种可能性。他向雷锋网透露, 创新工程今年将会招聘20名左右20到25岁的年轻人。 这个年龄段基本是硕士甚至本科刚毕业。他们可能来自比如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这种具有良好的AI基础教育的环境,他们将进入到创新工场的AI工程院,与真正的科学家们搭档工作。李开复希望这些具有优秀教育背景、热情与执行力都在巅峰状态的年轻人,在AI工程院学习AI,学习项目管理,学习创业。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让这些年轻人拿1%~10%的股份进入创新工场投资的AI项目,或直接内部创业,成为下一批独角兽项目的商业中坚。


这不是一个夏令营或者商学院,而是创新工场AI工程院的正式雇员计划。


李开复计划用“科学家+CEO+数据闭环”的方法论,辅以AI工程院培养“支援未来”的年轻人,来深耕AI领域的投资与项目孵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开复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时,正值AI第二次高峰,随后AI技术的发展进入第二次低谷;当下的AI热潮被称之为“第三次高峰”。但有过亲身经历的李开复,非常认可这次AI浪潮可能带来的产业变化,“这次革命太彻底了,而且深度学习可能不是最终的方案,比如杨强教授在研究迁移学习,也不断有新的技术新的观点被提出来;而且大数据的巨大能力已经被验证了”。


但由于拥有AI相关技术的科学家人群规模不大,当下AI项目层出不穷对早期投资者来说,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李开复认为计算机视觉相关的优秀人才与成果,已经与产业对接的非常好了,但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识别方面还有许多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机会。


与创新工场关注文娱IP的投资策略一脉相承,李开复也看好AI应用超越企业级工具的属性,进入更广泛的休闲文娱消费场景,进而产生新的商业模式。


(李开复与雷锋网深入交流)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相关历史文章



人物


米黄汪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