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研发用户需求期间,张小龙认定更强的社交属性是邮箱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此后他的团队尝试了阅读空间、邮箱广播等应用,当都没有成为爆品,直到推出漂流瓶。
2010年9月,QQ漂流瓶正式上线,很快,每天的发送量就达到吓人的1亿次,这款直击大多数人内心深处孤独感的小应用,直接将QQ邮箱送上全国第一的宝座。
漂流瓶的成功,让张小龙“颠覆”了自己的旧思维,不再唯技术论,而是注意到人性需求才是产品的核心!后来,他曾在那场著名的演讲中说:
“产品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人性中的贪嗔痴,这是用户的痛点。能把握住之后,产品经理应该超越其上,用产品帮助人们得以解脱”
“我所说的,都是错的。”
颠覆之二:少就是多!
QQ邮箱之后,张小龙再次发力,这次太狠了,不仅颠覆了腾讯内部的格局,还一口气将社交软件圈都颠覆了!
2010年初,微信1.0发布!
此后的时间里,微信从语音功能,到查看附近微信用户,再到大杀器“摇一摇”、朋友圈、微信红包等功能的增加,一步步的加强社交属性不断提升,用户数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2015年,微信的活跃用户数6.97亿,估值5000亿,彻底奠定国内社交软件霸主地位!
这个阶段的张小龙,比起技术大神,更像一位人性大师,有人调侃他的演讲更像布道,不厌其烦的聊人性,并且提出“少就是多”的这个违反产品经理常识的理论,而他本人,更是坚定不移执行这个理论!
当年微信的“摇一摇”很快引来对手抄袭。马化腾建议张小龙再细化一下,增加点功能,免得被对手抢了先。但张小龙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他告诉马化腾:“微信已经做到最简化,加任何东西都是减分。”
他这样解释自己的理念:
“隐藏技术,永远展现简单的、人性化的、符合人类直觉的界面。”
“
产品经理必然的选择是做减法,在诸多功能中选取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
在诸多特性中选取最符合直觉的一项,于是产品也就拥有了优雅和简洁,让人难以忘怀。极简和极自然,使得模仿无法存在,因为没有人可以造出更好的体验来。”
颠覆之三:连接一切,却没有特权
张小龙的第三个颠覆,体现在微信手握重权,连接了一切,却在商业上颠覆了以往社交产品最简单粗暴的做法——开特权!
以个人为开端,以微信支付为基础,以服务号、公众号为拓展,微信通过“连接一切”,形成一个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也构建出了腾讯庞大的线上+线下生态、闭环式移动互联网商业解决方案。
“微信和QQ的差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如实体经济对阵虚拟经济,而后者只是前者的7%不到”!这是业内的看法。
所以,微信的商业化承载了整个腾讯转型的大理想,
但微信的商业化却很小心,不仅广告,而且几乎感觉不到特权,红包只能发200,好友无法超过5000人,不鼓励用户添加太多好友,大多订阅号的只能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