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 小恶魔:惩罚才会汲取教训
操作条件作用(operant learning)则认为,行为改变只能通过后续的奖惩来塑造。
而
原谅相当于撤销了之后的惩罚和后果。
伴侣对你造成了伤害,但是Ta没有受到任何教训,因此Ta无法习得“自己做错事”,就很可能会再犯。按照这个逻辑,原谅是没有用的,只会让人再次犯错。
看起来两种说法是完全相悖的。
但毕竟,这只是理论。
那我们看看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
就算是大街上被陌生人撞倒,我们可能还会介怀地念道“什么人呐,看不看路啊!”
更何况在亲密关系中被另一半所伤。
偷吃、劈腿、婚内出轨……不管是从这些事件爆出后群众的愤怒的情绪、舆论,还是从现实生活中的感受来看,无疑都是最难以原谅的。
背叛与欺骗的前提是信任。只有信任过一个人,才能在后来被欺骗、被背叛。
所以,当我们选择相信一个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也同时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给对方,赋予了对方伤害我们的权利。而这些伤害的背后,
是亲密关系中信任感的崩塌。
人们都说爱一个人是既有了铠甲,又同时有了软肋,而出轨就像是软肋扎心吧。
为什么原谅他人这么难?
1. 对愤怒的反刍
愤怒是被伤害之后正常产生的愤怒情绪,人们通常有一种反刍
(anger rumination)
的思维方式,即
对于痛苦的细节反复回忆,仔细咀嚼
。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Ta怎么能这样对我!?”
这种强迫性思考会给受到伤害的人带来一些控制感,人们会以为自己已经完全知晓了整个情况,
但其实,对于愤怒的反刍带来的会是更多的痛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控制不住的想,越想越生气。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黑镜》有一集可以算把反刍思维推到了极致,人们可以任意回放、展示以前的记忆。丈夫抓住了妻子偷情证据,愤怒之下逼着妻子回放给他看。结局怎样,《黑镜》你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