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张书林:面对疫情,汽车企业要做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结果

瞭望智库  · 政治  · 4 年前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在全国各行各业共克时艰之时,汽车业作为深受宏观经济和消费市场影响的产业,何去何从?


困难肯定只是暂时的。


汽车企业应该用最大的信心克服困难,用冷静、开放、平和的心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争取最好结果。


文 |  张书林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改委特邀专家

编辑 | 云贺 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企业应做“最坏”打算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会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从汽车产业来看,更为明显。

为何这么说? 


第一,汽车产业与宏观经济走势往往密切相关。汽车的产业链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的依赖性比较强。


第二,汽车是大众消费品。这次疫情会暂时抑制一些人的消费热情,市场恢复常态需要时间。


第三,汽车企业对资金量及其利用效率非常敏感。在市场需求被抑制的情况下,随着企业效益下降,资金周转会变得困难。


除上述因素外,此次疫情给中国汽车企业埋下的潜在风险还包括:企业用工成本提高,人才缺乏问题会更突出;国内外供应商由于疫情干扰遭遇生产困难,不排除部分企业会面临生存危机。


实际上,中国汽车工业产销已连续两年下滑,整个产业正处在发展的新阶段。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全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分别为4.2%和2.8%。2019年,我国汽车累计产销量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滑7.5%和8.2%。


这次疫情袭来,无疑会给本就处于升级转型中的大部分中国汽车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压力。


在过去两年,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出于种种原因,经历了利润大幅下滑的情况。对于这些本就存在经营困难的企业而言,疫情的打击更是雪上加霜。


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准备,积极应对。


汽车企业要对疫情的影响做“最坏”的打算和估计;但同时也要保有最大的信心,用冷静、开放、平和的心态应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争取最好的结果。

 

2
既是挑战也是自我调整的机遇



怎么做?


从短期来看,汽车企业自身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应调整,包括制定新的应对措施,甚至调整生产方式、经营策略、产品结构等等。除此之外,中国企业还应该对未来发展有更长远的打算。


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候,汽车企业“各自为战”、各显其能是竞争发展的关键;而当整个产业面临相同困难的事情,企业间保持团结合作应对挑战,才是制胜关键。


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企业都有经营发展的自主决策权,只要不突破法律法规和企业道德的底线,外界就不应也不能进行干预。因此,强调合作并不意味着否认“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不变的竞争法则。


但在此时此刻,企业间采取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方式来共度难关,或将给整个产业提供一条出路。而具体的合作方式、合作深度将依据各企业的实际诉求而定。这就要求企业家能够放低身段,以更宏远的发展战略,与同行们共同应对挑战。


最近几年来,全球汽车业携手合作的案例数不胜数。不管是强势企业面对前沿技术进行协同研发;还是弱势企业借助合作伙伴绝处逢生;亦或者多家企业围绕未来行业痛点——诸如网络数据安全等问题,进行共同商讨解决之道和行业规范。可见,合作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智慧。


对于企业本身而言,此次疫情或将影响正常生产节奏,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路径和战略进行全面反思和构想。因此,建议企业家们正好借此机会,加快对于产品、人才、技术、资本、企业机制等内部结构调整。特别是要从更深层次出发,培育好品牌,强化与外国独资企业品牌的竞争意识,并创新竞争途径。


这次疫情对于中国汽车企业既是极大的挑战,也不失为一次进行自我调整的好机遇。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还在向前迈进,新的产业结构——包括供应链体系——也会随之发生调整,新业态、新模式、新品牌还会不断涌现,而这些对于中国参与更加残酷的国际竞争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过程。

 

3
非常时期支持企业度过寒冬



疫情是一次始料未及的冲击,国家在非常时期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企业度过寒冬并不违反国际规则。


由此,国家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可考虑从四个方面对中国汽车产业予以支持:


第一,在一定的时间和业务范围内,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和还债压力。


第二,加大对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需尽快投产的项目、以及合作重组企业的融资和贷款支持。


第三,可考虑进一步降低生产和产品准入门槛。


第四,为进一步促进消费,在国内,有能力的省市进一步放开限购;在全球范围内,围绕企业“走出去”的难点问题推行相应的经贸政策。


上述支持根据后续疫情的发展情况,以及汽车企业的具体受影响程度,还可以不断细化。这需要广大从业者和相关主管部门集思广益,共同为中国汽车产业爬坡过坎、共克时艰贡献智慧与力量。


推荐文章
中信证券研究  ·  固收|中国信用债缘何越发越短?  ·  2 年前  
e棉仓  ·  看一看!新疆棉花种植“名场面”!  ·  3 年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27℃!温暖暴击!哈尔滨假期最后一天,正适合 ...  ·  5 年前  
© 2022 51好读
删除内容请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