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国杜伦大学音乐学院的博士后研究员Kelly
Jakubowski说。
一种普遍的现象
科学家有时会把歌曲洗脑称为“无意识音乐成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INMI)。2012年一项发表在《音乐心理学》(Psychology of
Music)的研究表明,大约90%的网络用户都会在使用完网络之后让歌曲在脑袋里盘旋至少一周。一个人越具有音乐性,他们也就越容易出现洗脑的经历,这一结果也被其他的调查所证实。2006年发表在《意识研究》杂志(Consciousness
Studies)上的一篇文章显示,钢琴家和作曲家几乎一直都存在INMI。也就是说,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被歌曲洗脑,或是脑海里一直在播放音乐(perpetual
music tracks ,PMTs)
“在PMT的时候我根本找不到任何的愉快感,”一位钢琴家说道。“反而大部分的时候都只会让我心烦意乱,这是我想摆脱的一件事情。”
钢琴家对洗脑的厌恶,已经到了即便那首歌是自己最喜欢的曲子,也不想要再听到。他写道,主要原因是,再动人的音乐在这种情况下也是对正常生活的打扰。人们通常认为那些恼人的歌曲最可能洗脑,Jakubowski说,而调查显示仅有三分之一的洗脑歌曲是令人不愉快的。但是“The
Lion Sleeps Tonight”与自己最喜欢的歌相比,可能更容易被记住而成为洗脑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