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三联生活周刊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三联生活周刊

请带上这一份书单,权作通往童年的地图

三联生活周刊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4-25 21: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发展个性,构建自我

阅读是儿童发展个性、构建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 书中的人物、故事与情境,不仅可以使儿童通过旁观同龄人的生活而进行比较式的内省,引发对自我的再认识与重新定位,还可以使其对人生、对自我、对生命的认识发生质的飞跃。比如儿童文学中最常见的主题就是“成长”— —个孩子,离开熟悉的家,踏上冒险的征程,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险阻之后,归来时对家和对自我都有了一个新的、更好的理解。这样的故事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突,是他们的自我发现之旅。


中国儿童阅读现状
02

1
阅读量不够

2016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关于未成年人阅读调查数据显示,中国0-17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9本,其中0-8岁为6.34本。

与之对比,美国最大的童书出版社Scholastic针对全美儿童与家庭所做的关于阅读的年度调查报告显示,美国6-17岁儿童的平均阅读量为23本,其中高频率阅读者(每周阅读超过5-7本)的阅读量是低频率阅读者(每周阅读少于1本)的6倍。

2
平均阅读素养相对落后

中国2009、2012和2015年都参加了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策划实施的15岁在校生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简称PISA)。此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在数学、科学和阅读三个领域的核心素养。2009年和2012年,上海作为试点代表中国参加,三科排名都是世界第一。2015年是京沪苏粤——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四个地区代表中国参加,排名则大幅下滑,其中科学排名第10,数学排名第6,阅读排名非常靠后。 总体而言,中国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的成绩排名,数学最好,科学次之,阅读最差。 这与中国传统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念以及学校教育实践密切相关。

3
阅读资源分布不均匀,城乡差异巨大

中国社会差异很大,不同地区、城乡,不同家庭中的孩子阅读的机会和条件差异巨大。在世界范围内,在联合国教科文、儿基会等组织中,阅读都是作为对抗贫困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今天处境不利的孩子— 留守也好,边远贫困地区也好,如果他们的父母没有机会、能力、文化资本为他们打开世界,由学校、社会为他们提供的阅读机会和经验就变得非常重要。

儿童阅读四个主张
03

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十点读书社  ·  有多少爱可以胡来
8 年前
杂学杂问  ·  人这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了一首歌
7 年前
声乐助手  ·  8月4日|每天一道乐理习题
7 年前
上海买房必备  ·  9月上海房价大全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