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家狗子
我最早读他作品是发表在《丑小鸭》杂志上的文章,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只要有他的文章我一般都会找来看看,不过找到的也不是特别多,直到他死了之后出来一大堆东西。
王小波算当代作家中写得好的几个作家之一,但又不像王朔那么有影响力,可能因为王小波也不怎么混文学圈的原因吧。王朔虽然也不被文学圈待见,但王朔在文学圈磕出来了,被文学圈认可了。
他俩都特别看不惯那些虚伪的东西,王小波属于知识精英,他的知识体系是有所依托的,比如说他对罗素,对西方知识传统的迷恋,相比之下,王朔可能更有天然性,更自然,所以可能也更有力量。王朔有点谁都别废话,本来无一物的意思。
北京作家王朔、王小波,包括后来的丁天、石康、冯唐,跟中国其他地方作家区别挺大的,就北京这帮作家其实并不是特把文学当回事,这好也不好,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他可能不是特别敬业,比如说轻易转行了就干别的去了,另一个程度是他不迷信文学。
这种不在乎的劲儿好像是从王小波开始的。王小波生前是不理文学圈的,他就是写。虽然中国文学圈现在越来越差,可当年也好不到哪去,真正有眼光的文学编辑就不多,他又不混这个名利场,生前自然也就没红。
王小波死后正好是文学市场化的开始,他自身也具备了相当好的文学水平,加上死亡本身又是一个大的事件,还有他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又符合所谓愤青们某种心理诉求,好多因素把他造成了一个挺有市场价值的人。
王小波死了之后,包括李银河这种以遗孀身份公布情书之类的事,他要活着的话,一定会非常反感,但是没办法,这是另一话题。王小波《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写得好,有些随笔也写得好,《青铜时代》我一直读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