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互联网分析沙龙
为您提供专业的商业模式、产品、数据、用户、电子商务、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深度分析的信息网站!秉承“信息交流、深度分享”的理念,是为用户缩短获取信息途径,提升阅读质量的深度分析网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互联网分析沙龙

史上最全产品经理工作概述!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19 18:1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就像是士兵一样,服从是军人的天职,达成任务便是我们产品经理的天职,尽管他多么的离谱。


要知道,许多伟大的事情,都是在不可能完成的情况下被完成了。


产品经理接受的任务,极具挑战性质,80%以上的任务都是属于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们的角色,本就是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可能变为现实


所以,你还在排斥任务吗?或者你是否做好心理准备, 迎接一个又一个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来说到具体的各种方法论,如同我们刚才列举的许多方法一样,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分析。


我们已然清楚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了,那如何分析便是这些方法论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这些方法论并不神秘,只是包装过于华丽了,我们简单列举几种分析方法吧。


  • 市场调研


我们在获取需求时,最先做的就是市场调研,简单的来讲,就是去分析任务所对应的目标市场,具备什么样的特点,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调研对象是“市场”,比如出行市场,IT市场


  • 用户调研


任何一个产品都是被某人所使用的,我们借助市场调研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服务以后,就需要做用户调研了。


用户调研的落脚点在于某人,正确的讲,应该是某类性的群体


  • 技术调研

技术调研是在有一定想法以后,我们找上开发人员,简单评估一下技术的实现成本,如果某个idea的实现成本 过高,我们可能就要重新想想方案了,许多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会忽略技术实现难度及成本,这是不可取的.


在应用层面,大部分的需求都是不需要强行攻关的,比如我们要实现支付功能,但并不是一定要自己开发一套支付系统以及安全系统,直接接入第三方就好啦.


当然资金量很大时,我们的收益足够平衡我们的成本时,就很有必要自己开发了。


  • kano模型

kano模型是作为划分需求优先级的方法被创造出来的。


需求总是很多的,但前人经过研究,提取出了需求的共性,并总结成了需求的五个类型。


使用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判断某个需求属于何种类型,再借助该类型需求的价值以及效应,最终来判断出某个需求的优先级和重要性。


04. 设计产品


产品是被精心设计出来的,这是我所遵循的产品观念,在我体验一款新产品时,我会尝试站在对方的角色,来思考。


如果是我来做,我会如何设计呢?


当我们结束了分析阶段后,我们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根据自己分析所总结出来的信息,来设计产品。


我们所使用的每一个参数,都是精心设计的,不仅仅是参数,一句提示文案,也是可以被精心设计的。


只是我发现许多产品落地很差,这点在设计上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于分析阶段相同,设计产品也有诸多的方法,并且经常被我们使用到,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曾注意到。


设计产品的方法: 结构设计, 业务设计, 流程设计, 原型设计,情感设计,MVP设计原理等


产品经理行业,由于外界盛传的0门槛或者门槛低,导致许多朋友尚未准备好,就进入到这个行业,再加上目前尚未出现通用的技能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许多leader ,许多产品老人,都尚未将自己的经验沉淀,最终的结果,是比兴奋更为巨大的迷茫.


迷茫:


从心底里想要学习,并认真的热爱这个行业,但却连自己应该学什么,都感到疑惑。


看不清当下,也看不清未来。


自己现在能力到底怎么样算好还是算差,又或者是一般.


下一步,我应该学些什么,如何才能变得更好.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这个行业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接近事物的本质,你所欠缺的只是应用的技能,以及对技能的熟练度。


在产品设计阶段,我们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思考面积的强弱上,我们掌握的设计方法越多,便越能设计出好的产品。


最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在创业团队里,产品经理可能不会决定项目的成功,但却极大的决定了项目的死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