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驿站人视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庭院人视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主体建筑全部采用红砖建造而成,采用300厚复合墙体,内部有空腔,将混凝土构件隐藏在内,同时增强了墙体的保温性能。整个建筑犹如一个砖的容器,红砖延伸至室外形成广场和台阶,亦延伸至室内形成铺装。墙面局部使用了镂空或凸砖构造,形成丰富的光影效果。胶合木形成的直纹曲面构架,既作为咖啡厅的雨棚,也形成了驿站的视觉焦点。
▲砖墙砌筑示意图
©原榀建筑
▲木结构雨棚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建筑局部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驿站室内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观景屋面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骑行驿站从原来不易达到的场地,成为了开放的场所,为乡村绿道增加了节点型空间。同时,通过保留场地的记忆和原乡的风景,激发出新的活力。
▲木结构节点
©原榀建筑
▲入口人视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自在小院:多层次院落
自在小院位于长岗镇庹家村的村落中,周边环境优美幽静,特色鲜明的红砖房点缀着整个村庄。小院的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南侧有一棵柿子树,亭亭如盖。基地原有一栋三开间正房和一栋偏房,呈L型布置,年久失修有坍塌风险,遂决定拆除后重新建设。新建筑的功能定位为度假小院,包含三间客房和公共空间等。
▲小院鸟瞰
©原榀建筑
为
了满足乡村宅基地的边界要求,并延续原有的场地肌理,新建建筑亦采用L型布置。场地南侧为公共院落,可从户外楼梯到达屋顶露台。北侧为三个独立的院子,为各间客房专属,均面向开阔的风景。主体建筑采用了坡屋顶,较大的挑檐遮挡雨水,并形成了入口的雨棚空间。室内设有两处公共空间,一处为客餐厅,一处为非遗工作室,大片落地窗结合镂空砖墙,遮挡视线的同时形成了特殊的景观。整栋建筑采用红砖作为建筑外墙材料,亦延续了骑行驿站的300厚复合墙体构造做法
。
▲墙身详图
©原榀建筑
▲庭院人视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观景露台
©原榀建筑
▲入口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客厅室内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非遗工作室室内
©直译建筑摄影/何炼
自在小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宿小院,而是乡村小院经济的产品原型,通过“自在合伙人”的机制搭建,让返乡青年和村集体共同获益,目前已在整个村落中继续建设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