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比如,
@孟永辉
在钛媒体发表的文章
《微信搜索来了,这是在下一盘什么棋?》
中,从微信的产品和内容角度出发,分析了微信推出搜索的4大原因:
-
优化了用户体验
:通过优化搜索,在微信内容日渐丰富的情况下,解决用户痛点,帮助用户更好地获得内容体验。
-
适应了庞大的内容需求和数据需求
:微信搜索功能的推出是建立在海量内容的基础上的,此外微信端庞大的用户群体同样为其提供了海量的数据。
-
让微信生态进一步完善
:微信搜索的推出只是适应了人们的使用习惯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的发展趋势, 能够让微信生态系统的运转更加顺畅。
-
应对自己的另外一个敌人——苹果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更大的目标是通过微信搜索来优化产品体验,在自己的生态系统成熟之后,能够与国外最大的生态系统巨头获得分庭抗礼的机会。
与此同时,@望月的博客在文章《微信为什么一定且必须要做搜索?》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不同的是,
@李俊
在新浪专栏发表的文章
《微信成立搜索应用部,而这背后是张小龙的三重焦虑》
中,则从微信护城河之外的角度入手,认为这虽然是张小龙对微信搜索的重视,但更多的是焦虑。这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
下半场用户使用时长的争夺,微信并不占优
:微信用户增长潜力基本已经消失,而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内容分发平台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压榨了微信的使用时长。
-
不具备搜索基因,但微信又必须得做
:如何将内容和用户连接起来是一个问题,微信很好的做到了链接“人”。但真正能实现人和信息的连接的产品,最适合的产品形态其实还是搜索。
-
光凭“扫一扫”,无法承载腾讯连接一切的野心
:微信搜索承担的核心功能是将人、内容和服务连接起来,然后进行线下服务的分发,这不仅仅是一个场景需求,更是出于战略布局的需要。在微信连接一切服务商上,线下场景我们通过扫描二维码已经很好的解决了,但线上场景如何找到我们想要是服务?答案,还是搜索。
综合来看,微信推出搜索的原因,简单来讲,如
@吕倩
在雷锋网发表的文章
《 腾讯设立搜索应用部 瞄准移动端流量服务与大数据》
中所讲的那般:
在PC搜索时代,用户的主要需求是获取信息。在移动搜索时代,由于用户场景发生了较大变化,用户的需求已从“信息”转向“服务”,以及移动服务背后隐藏的用户习惯与大数据,而用户的搜索入口也从PC端专向移动端。
(二)亲儿子
(微信搜索)
的诞生,对于干儿子
(搜狗)
的影响是什么?
在此之前,微信搜索中有大量来自搜狗的内容,例如搜索“张小龙”,排在搜索结果最前列的就有来自搜狗百科的内容。 在微信推出“微信搜索”这个消息刚出来没多久,搜狗就发出了2017年Q1财报, 但是不管什么情况,无论从财报的数字还是从张小龙的野心来看,搜狗未来都将面临重重挑战。
一些自媒体发表的文章,如
@科学的fan
发表的
《微信成立搜索应用部,搜狗如何应对这一大危机》
、
@侃科技
发表的
《马化腾“抛弃”王小川,微信搜索成搜狗IPO拦路虎》
等,从标题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大家对于这件事情另一个主角的关注。
搜狗的创始人王小川当年顶着压力,坚持将搜狗“卖”给腾讯,但是几年过后,搜狗非但没有一鼓作气彻底崛起,相反却变得日益平凡平庸了起来。 在Q1财报中,从近两年的营收增长率来看,搜狗几乎呈现了一个持续下降的趋势。当年的“今日头条”,现如今却没能崛起的原因也是有迹可循的。
@土妖
在钛媒体发表的文章
《微信要成立搜索应用部,过去很辉煌的搜狗如今很彷徨》
中,结合搜狗本身以及近几年的发展,总结出以下5点原因:
-
人的因素
:鲜见王小川有什么出人意表的大创意和大举动,无论是在产品、技术还是在战略、资本等各个方面都是如此。而一个公司,如果掌舵人到达天花板的话,公司想要有重大的突破,就变得难上加难了。
-
工具型产品的局限性
:搜狗是典型的属于工具型产品的公司,红利过后,局限性就表现出来了。 虽然用户数巨大,但是在倒流和变现方面,却非常差。
-
移动产品孵化能力不行
:反观搜狗,基本还是输入法、浏览器和搜索这老三样。
-
搜狗的战略布局和资本运营能力严重缺失
:这几年来,互联网行业出现了团购、O2O、外卖、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内容IP、直播、知识付费、共享经济等一波又一波的风口,但搜狗就像旁观者一样,几乎没有参与到任何一场风口竞赛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