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巴塞电影
资深电影编辑团队每日更新有料、原创、独家的电影资讯和深度解读。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巴塞电影

余华当脱口秀大师,贾樟柯又进村了,中国变迁都在这

巴塞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21-09-21 13: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陕西商洛的代表作家是贾平凹,更有人间烟火气。

暖黄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贾平凹女儿告诉父亲自己出了新作,贾平凹却喋喋不休提醒女儿:“写诗不要把自己生活也诗化了”。作为文人,他始终警惕诗人的生活方式。


贾平凹更像一位说书人,坐在自家“白眼观世”的书法下忆往昔。年轻时的贾平凹也像普通人一样经历过迷茫期,他说“那时年轻,什么都想写,毕业后也是什么都写一点。”到1982年,他决定回老家商洛休养生息,潜心创作。

那时贾平凹每日在村子里闲逛,自由畅快。这段日子是他最快乐也最痛苦的。家乡医疗水平告急,患感冒的贾平凹在村里小诊所打了一针,因为注射器不卫生患上乙肝,用了十五年才治好。


如今他再回忆起故乡,找到了创作原点和方向。成也家乡,败也家乡,或许贾平凹始终无法与故乡两清。正如他所说:“故乡也叫血地,因为你生在那里,其实你的一半就死在那里”。

2

通常贾樟柯的电影是慢节奏的,冗长的谈话式采访就足以让部分观众昏昏欲睡。

但当你坚持到影片过半,就会体会到贾樟柯电影真正的魅力。后续出镜的作家余华和梁鸿,分别承担了笑点和泪点,用贾樟柯的话说:“余华像是脱口秀节目里的明星,梁鸿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闺蜜。”


余华也精准点题了“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他小时候经常去海里游泳,海水却不像课本中所说的湛蓝。他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想着要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在海盐县一家小餐馆里,余华讲述他年轻时做牙医,每天都看别人张开的嘴巴,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没风景的地方。余华开始羡慕马路上那些每日在街上溜达,在文化馆的人,便开始了转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