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说到估值,传统的衡量标准其实都不适用于这两家公司。它们都是人们常说的“故事股”,即由“对未来增长和盈利能力的预期”驱动估值的创新公司。
这些预期反过来也受到“故事”的驱动——人们会看到的这些业务的未来可能性,而不是当前业务本身。
举了例子:一个乐观且积极的投资者可能会看好特斯拉,发现这家亏损的汽车制造商仍在为质量和服务问题苦苦挣扎。相对而言,其他的传统车企的股价可能就不值钱了。
再例如,如果人们相信特斯拉将在2025年左右成为全球销量最大、利润最丰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之一,那么他们可以认为:其估值应该由这些预期驱动,而不是当前的现实状况(亏损、自燃问题、产能问题)。
特斯拉高达440亿美元的市值,来自于外界的期望,而非现实。蔚来也是如此,
其在上市之初受到热捧,来自于中国巨大的用户需求和所谓“中国特斯拉”的光环。当这些预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特斯拉和蔚来的股价(市值)也开始起起落落。
目前,接受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采访的华尔街分析师对特斯拉的乐观预期是:虽然特斯拉2019年平均每股亏损3.47美元,营收只有247亿美元。但他们预计到2020年情况会有所好转,届时特斯拉的营收将达到303亿美元,每股利润将达4.02美元。
这些预期,是建立在特斯拉最近3个季度汽车销量的增长趋势之上。过去12个月来,特斯拉的交付量增长了88%,这得益于其低成本Model 3的产量激增,以及这款低价车销量的增加。
不过,随着其销售规模的扩大,公司业务的可行性仍然存在疑问。尽管特斯拉的亏损在缩小,自由现金流已转为正数,但这种势头能否持续,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特斯拉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我们不妨密切注意这几个指标。特斯拉宣布当季度交付了创纪录的97,000辆汽车,其中近80,000辆为Model 3(远超以往所有季度)。
在此期间,这些增加的Model 3交付量是否足以实现规模经济,还是特斯拉的毛利率能再度与自己标示的高点挂钩?
反观蔚来,从财报来看,蔚来汽车此前发布的Q2财报显示,当季净亏损为32.85亿元,环比扩大25.2%,同比扩大了83.1%,亏损超出分析人士的预期,也引发了前不久其股价的暴跌。
幸好在10月8日,蔚来公布了最新的交付数据:Q3共交付4799辆汽车,其中有4196辆ES6,603辆ES8。交付情况不仅同比和环比均出现大幅增长,还超出了蔚来此前公布的预期交付量。亮眼的Q3交付量报告宛如打了一针强心剂,让其股价和外界风评增色不少。
但是,短期的销量增长,却依然远远低于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基本指标,即年产超过20万辆大关才能摊平成本。苦熬十余年的特斯拉也是在2018年刚刚迈过这一道坎。
蔚来目前距离这一基本指标不仅遥远,而且其主力车型ES6的月销量实际上是不涨反降的。如果加上蔚来悄无声息在八月底推出的一项“终身免费换电”计划,其前景已经不仅仅是堪忧可以形容了。
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做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