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开始开发他们大胆构想的产品——
Cursor
。
Partovi基本上是在我们只有想法的时候就支持了我们。我们当时还没有真正做其他事情。
他不害怕花时间与那些尚未被证明的人在一起,并真正押注他们。
——Truell告诉《福布斯》
Partovi也兑现诺言,成为这家新公司的投资人。
Truell创立Cursor源于一个大胆的信念:
软件开发必将走向
「后代码时代」
,让工程师成为「逻辑设计师」
。
我们对AI改变软件开发的潜力着迷,但像GitHub Copilot这样的现有工具并没有突破极限。
我们意识到,AI不应该只是辅助编码——它应该成为开发者工作的基础。
——Truell后来回忆说
Truell对Cursor AI的愿景并非凭空产生。
这是他多年作为开发者的个人经验,加上对现有工具局限性的深刻理解的结果。
他和他的团队认识到,虽然存在AI辅助的编码工具,但它们往往是现有环境的附加组件或插件,而不是完全集成的解决方案。
Cursor的旅程始于一个「错误」。
最初,他和团队曾把目光投向机械工程领域的自动化工具,认为纯粹做编程助手竞争过于激烈 。
然而在实践中,他们发现缺乏行业专长和数据,使得早期产品难以为继,不得不放弃机械设计自动化的方向。
恰在此时,OpenAI的大型模型能力日新月异,GitHub的Copilot初露锋芒,令Truell受到强烈启发。
他意识到人工智能正孕育着颠覆软件开发的巨大机遇,而当时市面上的工具远不够大胆。
正如他后来所说,当时他对已有AI编程助手的「雄心不足」颇感失望,认定有必要
创建一种全新的编程方式
来彻底重塑开发体验。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Cursor发明一种新型的编程方式,一种非常不同的构建软件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将你的意图以最简洁的方式描述给计算机。
——Truell解释道
带着这样的愿景,团队在2022年底迅速转向了AI编程助手方向。
从写下第一行代码到推出Cursor公测版,仅仅用了3个月时间。
起初,他们甚至放弃了现有编辑器框架,五周内自研了一款代码编辑器原型,只为将AI深度融合进开发流程。
Cursor的早期测试版意外引发了程序员社群的极大兴趣,大量用户涌入反馈。
Truell和团队敏锐地意识到,与其另起炉灶,不如拥抱开发者熟悉的环境,直接选择「复刻」。遂果断改用Visual Studio Code作为基础架构,以插件形式提供AI功能 。
这种「build in public」的做法使得Cursor不断根据用户需求快速迭代,在口碑传播下用户量和收入呈现爆炸式增长。
正如投资人所言,「
Cursor仅用一年就实现了1亿美元的年化收入(如今这一数字已翻倍)
」 。
对Truell来说,这份成绩单既是对他初衷的印证——用技术实力消除繁琐、提升创造力,也为他更宏大的使命奠定了基础。
Truell创立Cursor的动机归结为一句话:
让程序员摆脱重复冗杂的细节桎梏,把精力投入更高层次的创造
。
正如Anysphere在融资公告中阐述的,公司使命是构建「未来的工程师」——将人类直觉与AI精确度融为一体的混合型程序员,让其对庞大代码库拥有毫不费力的掌控,从而
彻底消除那些机械重复、低价值的敲键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