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所谓体制内人士,其实有两层意思:
一个是工作稳定,一个是人生一眼可以看到尽头。
工作是否稳定,其实也很难说。
虽然现在看起来貌似可能稳稳地熬到退休,但是这世间充满了未知,将来如何终究难料。
早年邯郸的很多钢铁工人也视自己为铁饭碗,这些年的变化大家都看到了。
但是一眼万年的人生确实实打实的。
我的年均工资性收入差不多是10万元一年,这里包含了所有由这家公司支付给我的补贴、公积金、养老金,我老婆差不多是6.5万元左右,同样是包含了一切福利在内。
也就是说,我们家的年均总收入是16.5万元左右。
我昨天半开玩笑地跟她说:
“2019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之前从未有哪一年赚过这么多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
我老婆大吃一惊,说:
“这就到头了?
我怎么感觉从未开始呢?
”
我老婆属于乐天派,对于家庭未来财务规划其实没什么概念,我说这话有逗她玩的成分,但也有认真的成分。
我们有两个孩子,一个六年级,一个一年级,上面还有老人,未来十年里孩子读书、父母看病都是很大的开支,这意味着我们两人作为家庭的支柱,谁也不能掉链子,哪怕有一个人有一点闪失,都有可能导致整个大家庭的财务崩溃。
出于这种压力和财务忧患意识,我这几年一直把赚钱当作我最主要事儿来做。
我知道这事儿很低俗,但是没办法,我们这些80后中年人现在面临的最迫切的事情就是赚钱。
对于上班族来说,工资性收入是最重要的收入,尤其在现在宏观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工资性收入愈发重要起来。
工资性收入的主要意义是,它是一份稳定的收入。
没错,稳定的持续性收入很重要,它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是我们家庭财务的定海神针,没有它家庭信心就会乱掉。
但是指望工资性收入有大幅增长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我们这种体制内的工作。
我工作十多年,薪资比当初入职的时候只能算是略有增长,聊胜于无。
所谓体制内的稳定性,它不光是人员流动方面的稳定,更是薪资水平的稳定,它不会让我饿死,但它也不能缓解我的焦虑。
说到焦虑,这是中年人的通病。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2019年的数据尚未公布,但估计也差不太多。
按照一个标准的中国家庭构成来看,通常是上面4个老人,中间一对夫妻,下面2个孩子,那么家庭可支配收入应该是225824元。
我们家年收入16.5万元,其实是拖了大多数人的后腿,所以我想大家应该理解我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