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债券之星
有用、有趣、有深度。本平台推送及时、有价值的债市资讯,包括但不限于债市晨报、周报、债市专题、行业动态及宏观经济数据分析等内容。重点提供中国银行间债市、交易所债市相关资讯介绍及知识培训,并提供金融创新品种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债券之星

债券承销收入江湖

债券之星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01-16 15:4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信用债一级承销发行环节,虽然形成了承揽承做——承销——分销的业务分工,各方负责的具体工作有区别,但归根到底挣的还是一个承销费。
目前银行和券商均能以承销商的角色开展相关业务,但银行并没有对债券承销费收入进行过专项统计,因为每年几亿十几亿的承销费收入和银行每年几百上千亿的息差收入相比太微不足道了,在年报上根本没为承销费留出披露空间。
而证券公司就不一样了,债券的承揽和股票IPO并列为投行两大业务,承销则是FICC部门的重要职能。自2014年开始证券业协会对行业的债券承销收入、承销金额、承销笔数均有专项统计,可以看到整个证券业的承销格局。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承销收入变化,去对整个债券承销领域的行业收入做个管中窥豹。

作为中介业务,我一直觉得承销收入的重要性要远大于规模。2018年承销收入top5分别是 中信建投(14.6亿)、海通证券(12亿)、中信证券(10.5亿)、国泰君安(6.4亿) 光大证券(6.3亿) ,与承销榜上的虚名相比,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承销费收入,是真正体现企业债券承揽承销核心竞争力的。


还可以看到,随着2015年公司债的开闸,证券公司的承销费收入从2014年的114亿元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333亿元,这也是债券承销从业人员最为怀念的黄金年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