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15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HBeAg阳性患者NAs治疗总疗程建议至少4年,在达到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转氨酶(ALT)复常、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巩固治疗至少3年(每隔6个月复查一次)仍保持不变者,可考虑停药,但延长疗程可减少复发;对于HBeAg阴性患者,推荐NAs治疗达到HBsAg消失且HBV DNA检测不到,再巩固治疗1年半(经过至少3次复查,每次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时,可考虑停药。不论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是否获得应答,在停药后3个月内应每月检测1次肝功能、HBV 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之后每3个月检测1次肝功能、HBV 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谢青教授强调:“抗病毒治疗监测时需要使用检测下限达到<20 IU/ml的高灵敏检测方法。高灵敏HBV DNA检测能准确指导临床治疗,是NAs治疗的关键决策依据。高灵敏HBV DNA检测联合HBsAg定量检测能帮助判断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启动抗病毒治疗时机;24周准确反映病毒学应答,预测远期疗效;早期发现病毒学突破,根据病毒应答调整治疗方案;准确判定治疗终点,选择合适的停药时机。”
Elecsys® HBsAg定量检测使用电化学发光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结果可溯源至WHO第二版国际标准,结合cobas® TaqMan® HBV DNA定量检测(线性范围达20 IU/mL-1.7×10
8
IU/mL),能够帮助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优化慢性乙肝的治疗。
根据国家卫计委2014年发布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筛查及管理》,丙型病毒性肝炎(HCV)感染高危人群应及早进行筛查。HCV感染的实验室筛查和诊断策略应首先进行抗HCV抗体检测。抗HC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时,应进行HCV RNA检测定性确认;抗HCV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时,因为窗口期的原因,不能排除HCV感染。临床高度怀疑HCV感染时需要进行HCV RNA检测确认;如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应3个月后复测,仍低于检测下限可考虑为既往感染。HCV核心抗原可在HCV RNA检测无法进行时作为替代确认试验,但需注意其检测敏感性低于HCV RNA检测(检测下限约等于500~3000 IU/ml HCV RNA)。
针对我国丙型肝炎防控情况,谢青教授指出:“单纯提高疗效并不能从根本改善防控现状,提高丙型肝炎的筛查率和治疗率仍是当前工作重点。此外,丙肝抗病毒治疗监测时需要使用检测下限<15 IU/ml的高敏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