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哈佛商业评论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被全球商界誉为“管理圣经”,众多耳熟能详的管理思想家、管理理论均出自《哈佛商业评论》。更多管理智慧,请登录官方网站:www.hbrchina.or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哈佛商业评论

社群的蛋糕这么大,为什么你就是分不到一杯羹?

哈佛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17-02-23 08:3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如小众明星社群,社群内全部是明星拥趸,对这个明星不感兴趣的人很难进入圈子。


又如关注女性成长的社群荔枝汇,这是不仅是一个励志女性社群,同时是一个作为整合传播的新媒体,也是为女性提供自我修养、子女教育、亲子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的服务平台。它针对性强,用户粘性大,女性之间天生的交流需求和才能让社群自生长成为现实,同时社群对女性个人成长提供的正能量也让更多女性用户加入。


  • 泛生活化领域社群

社群边界在某些特定领域内是相对模糊的,我们称之为泛生活化领域社群。诸如代购、母婴、健身等社群,虽然目标人群亦有所针对,但只要有代购需求、正在或即将或打算做父母的年轻夫妻、对健康和身材在意的各行业人群都是上述社群的参与者。 这样的社群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所涉及的领域具有普世性的价值观认同和极强有相同性的群成员属性。


社群边界的模糊源于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同领域界限的模糊。 每个人的手机里一定有很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社群组织,我们在每个社群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在某个社群中我们可能是低调且谈吐修养非常优秀的倾听者,但在另一个社群我们可能会变成激进、充满幽默感及创造力的刺儿头,这也是模糊的另一层定义,社群成员角色属性的模糊。

锁定用户真实需求是成功第一步,也是最关键一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反映了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极力寻找的社会归属感。 社群的核心价值也是如此,把相同属性、价值观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1+1>2的效果。 但我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是,人类是一个拥有复杂情感和内心需求的物种。我们在和动物交流中,可以通过动物的行为、声音和眼神去判断动物的情绪、想法、息怒等,但即使是最优秀的心理学家和人类行为学家,也很难保证每一个个体的行为即需求。


社群虽然火,但可以说是最复杂的社会化媒体运营模式之一。 如何挖掘用户需求、如何选择社群平台、如何调动用户参与热情、如何实现社群自生长、如何培养社群关键先生这些问题是社群运营中的最大痛点。 而社群运营的这些痛点,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是否真的了解锁定的目标用户,是否对用户的需求做到理性正确判断。


因此,企业在进行社群运营时需要首先明确一点,何为用户需求?何为真正的用户需求?此处的重点落在“真正”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