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描述了作者如何设计和布置自己的第二工作台,通过分区域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办公区、杂物区、挂墙区,并通过具体的实物装饰和感官调整来营造一个有助于学习和工作的空间。文章还强调了物理空间对情绪和学习效果的影响,并分享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个人实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物理空间影响学习和工作效果
通过讲述个人办公桌布置的经验,强调了物理空间的设计对情绪和专注度的影响,并分享了谷歌创新学习空间设计的观点。
关键观点2: 办公桌布局与细节设计
作者详细描述了办公区、杂物区、挂墙区的布局和功能,包括具体的小物件和装饰的选择及其背后的逻辑。
关键观点3: 空间氛围营造的重要性
强调了氛围营造对进入学习工作状态的影响,提到了好看的小物件和电影海报的装饰作用。
关键观点4: 空间缓冲和情绪逻辑的处理
介绍了如何通过桌上的空间预留来处理临时物品,以及如何通过情绪逻辑来营造愉悦的工作氛围。
正文
那么,我是如何布置这个空间的呢?
我把它分为了三个子空间。
01 办公区
办公区的唯一目标就是:清爽。就是那种坐下来马上就能启动的状态。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这个区域的布置最简单:一张超大鼠标垫,一台笔记本电脑。
↑ 办公区
这么做的好处是:无论周围多么杂乱,这个工作小区域总是简单有序。毕竟也没其他东西。
坐下来,就可以办公。
↑ 鼠标垫买的「数字尾巴」店铺,材料是毛毡,摸起来有一种很解压的感觉。
02 杂
物区
杂物区的核心功能就是收纳和陈设。
首先是复古的台灯。
端午节去赣南,在一家民宿里发现了这个复古台灯。特别喜欢,回来后就在淘宝上找到类似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