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
◆
◆
◆
“请他教”从未走远
2014年的陈远河还远在厦门,有一天,他和自己的高中同学黄非(目前“数豆者”CEO)说:“咱们干一票大的”,陈远河说自己看准了家教这个领域的发展前景,他认为教育最好的地方在北京,北京教育最好的地方在海淀,而最适合互联网创业的地方在中关村,于是说干就干,几个年轻人坐着红眼航班来到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租下了一个民宅后,开始创业。
2015年是O2O爆发的元年,很快“请他教”就在家教O2O这个领域做到了前三的位置,获得A+轮1.5亿元的融资,一时间,风光无限。
陈远河说,“请他教”在创立之初,选定的方向就是“互联网+教育”领域,无论从自己的情怀还是从民众利益出发,他都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令家长、学生、老师三方均受益。但是运作一段时间后发现,O2O沉淀用户价值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不是短期内能够做成的。
O2O向来以流量、用户、份额而非盈利来诠释成功,高成长主要依赖大量投资的持续拉动,这不是传统意义上健康的商业模式,盈利在家教O2O领域里,显得遥遥无期,可是资本市场的规则不允许太长时间毫无盈利的等待。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盈利,终究是无法回避的。结合“请他教”团队的实际,经过评估之后,决定转型。陈远河认为,通过商业化运作又同时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才更能真正利于民众。而从长远来看,靠烧钱吸引用户的产品和服务终将被淘汰出局,市场将驱使经营者回归本源,毕竟企业经营比的不是谁会赔钱,而是谁会赚钱。
押对了用户的“痛点”,却猜不中盈利的日期。去年9月份,家教O2O平台“老师来了”宣布B轮融资失败,项目停止运营。
在回顾这段创业经历时,陈远河说,不断的补贴,大家真的变“傻”了吗,其实这也有滴滴模式的功劳,滴滴模式在当时被认为是O2O创业成功的典范。而资本也似乎被互联网创业的热浪催红了眼,热钱一过,资本收缩,剩下的只有等待看谁能活下来。就这样,在运作“请他教”的同时,“请他教”的另一组团队已经启动了“可爱学”连锁教育机构的前期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