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级医院的信息技术部门工程师,对该医院平台的稳定性和高可用性表示“每天都担惊受怕”。
互联互通四甲测评要求“基于医院信息平台,实现公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7个、医疗服务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4个、卫生管理应用功能数量不少于17个”,同时“连通的业务系统数量不少于31个;连通的外部机构数量不少于5个。”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医院“上平台”后实际需要连接的系统数量远超四甲测评中的最低要求,平台在生产环境中的效果也难以达到预期。
“由于测评对于实时性要求不高,我们用的是单机架构过的四甲。真正用于互联互通外的部分业务解耦时,刚开始量比较少还能支撑,但一旦业务量增大就会出现问题,后续建设也难以向前推进。”他补充道,“系统慢、卡顿这些都已经算是小问题了,最担心的是系统突然无响应,数据传输中断,或是某些模块突然失效。我们就需要堆积大量人力去定位和修复问题,力求对日常运维的影响降至最低。”
Odin引擎一体化集群版,不同于多台单机服务器拼凑而成的“散装”集群,其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平台的集群化架构技术适配性,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和应用级容灾能力。针对他所提到的系统稳定性问题,其具备的智能负载均衡和容灾机制,不仅能够有效地隔离故障,避免因单点故障导致的系统崩溃,还具备自修复功能,实现“无感知”切换,摆脱“靠人盯”和“堆人修”的困境,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和高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