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航务周刊
本微信为中国大陆第一本航运类专业杂志和交通运输部指定公告媒体——《中国航务周刊》之官方微信。热点新闻、事件解读、观点碰撞,我们专注于中国货物运输及物流业的核心传播,全力为港航人士提供权威、及时、富有价值的专业资讯,搭建互动沟通的有效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航务周刊

达飞集团CEO更换的价值逻辑,看这一篇就够了

中国航务周刊  · 公众号  · 航运  · 2017-02-16 16: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雅克在任命仪式上表示:“鲁道夫在过去几年已经证明了自己,我深信他能胜任集团首席执行官。我知道,鲁道夫担任首席执行官,再加上执行官佛莱德·萨勒姆和坦雅·萨德,及全球的管理团队,集团将以同样的承诺和热情继续发展。”



临危受命


1978年,当雅克·萨德买第一艘船跑马赛至里窝那航线的时候,鲁道夫才八岁,那时公司只有四名员工。


近40年后的2016年,在完成收购新加坡东方海皇航运公司以后,达飞缩小了同马士基和地中海航运公司之间的差距,稳坐班轮公司运力规模的第三把交椅。然而几年以前,达飞对自己的未来还很迷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际,鲁道夫第一时间就知道将要体验航运低迷。他与父亲及家族成员一起并肩作战,以拯救家族企业免于沉沦。


2009年起,达飞轮船陷入财务困境,引起外界有关其长期持续经营能力的怀疑。危机缘起是公司因购买石油而遭受巨大损失,以及在船厂的订单船舶涉及到巨额账单,债务攀升超过50亿美元,债权人追债甚急。达飞轮船劝说银行重组债务,以帮助其渡过那些特别困难的时期,无果。2009年12月,因公司巨额债务无力偿还,迫于财团压力,集团创始人雅克辞去达飞集团执行总裁职务,转任董事会主席,只负责制定公司战略。他用自己的“退位”,换来了财团注资这一“救命稻草”,保住了风雨飘摇的企业。


当时,许多业内人士对达飞能否度过难关并不抱太大奢望。稍微乐观一些的人士则认为,达飞尽管因规模大而不会倒闭,但可能会因承受永久性的损伤而一蹶不振,沦为二流、三流承运商。


银行业的过激行为,使达飞集运板块出现红色警戒,家族对企业可能会衰落的忧虑几何,外人可能永远不会知道。雅克在公众面前唯一说过的话是,他知道并非常肯定达飞将会继续生存。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