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资报告
探寻变革之道 打造阳光国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资报告

特别策划 | 深耕西部:探索国有经济助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的中国式道路

国资报告  · 公众号  · 财经  · 2025-05-19 19:3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我们以产业换资源、以项目扩链条,稳步扩大优质煤炭资源产能,并向下游延伸生产优质化工原料。”平煤神马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毛说,企业已经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区链式布局了煤电尼龙一体化、风光电氢一体化产业集群项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我理解,就是要加快分散建设的算力中心之间的互联互通,以促进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的形成。”中央党校副教授薛刚表示,“东数西算”就是优化布局的重要方式。

中国能建承建的庆阳“东数西算”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零碳大数据产业园项目

2023年,贵州移动建成全球首条400G算力通道。“从原来100G升级到400G,好比高速公路一车道变四车道。眨一次眼的时间,就能完成贵阳到宁波单向数据传输超7次。”中国移动贵州公司高级数算运维经理张明龙说。

截至目前,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已为全国超1.7万家政企客户提供服务,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西部中心、交通运输部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异地容灾备份项目、中国船级社(CCS)灾备项目等重大项目成功落户于此。

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的网络触角已延伸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20余座国内重要城市,出省带宽扩容了180倍,确立了贵州信息园作为中国电信南方核心节点的战略地位。


图片

开放高地

西部地区是我国与周边邻国边界最长的区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大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沿线地区开发开放。

海权时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幅员辽阔、地势复杂、交通相对不便的西部地区产品出海,往往要经过中东部地区周转,时间长、成本高。

为扭转这一局面,2017年,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签署“南向通道”(“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框架协议。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具体来说,该通道利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向北与中欧班列连接,利用兰渝铁路及西北地区主要物流节点,通达中亚、南亚、欧洲等区域。向东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随着内外因素的变化,西部地区已经从过去开放的末梢走向开放的前沿。”李晓琳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用的发挥,覆盖面的扩大,离不开广大国有企业的积极参与。

比如,2017年,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由重庆、广西等多个省、区、市的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目前公司的跨区域运营平台建设已实现通道沿线“13+2”省(区、市)全覆盖,并在重庆、贵州、甘肃、新疆、宁夏、广东、湖南、湖北成立了区域运营平台,统筹运营铁海联运班列、跨境铁路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和公海联运班列等线路,并提供贸易、金融、数据等综合服务。

西部陆海新通道“氢走廊”渝黔桂干线贯通

“陆海新通道成功构建起了中国西部与全球连接的物流新路径,改变了传统单一的运输通道对供应链的影响。”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太平表示。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的合作理念,推动参与各方共商共建共享,凝聚通道沿线“13+2”省(区、市)力量,实现平台对接、一体化运营,以规模化优势有效提升议价能力,推动整个通道降本增效,服务沿线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市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节点。重庆市属国企积极参与打造大通道、大物流、大贸易、大平台、大口岸、大枢纽、大产业,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重庆水务环境集团垃圾发电一体化加速走出去,全球日处理生活垃圾规模超23万吨;重庆银行牵头发起设立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服务通道业务量超577亿元。

广西是西部地区唯一拥有出海口的省份,在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肩负重任。通过广西北部湾,马来西亚的猫山王榴莲规模化进入内陆市场。广西柳州的螺蛳粉也从这里远销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经常出差,在国外很多地方都不经意间能闻到螺蛳粉的独特味道。”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副总经理张树新在“委员通道”上介绍。

张树新说,新通道班列开行量已突破1万列,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成为中国连接东盟时间最短、服务最优、价格最具竞争力的陆海新通道。“我所在的北部湾港,正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加快建设,对外运输能力持续增强,去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900万标箱,增长速度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名列前茅。”

青海汇鸿供应链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属国有企业苏豪控股集团的三级子公司。2023年底,西宁市商务局与青海汇鸿供应链有限公司发起成立“西宁市外贸服务发展平台”。平台打通海关、税务、金融、保险、港口和企业等外贸相关系统,集通关服务、仓储物流、支付结算、金融保险、综合查询、统计分析等多功能于一体,实现外贸企业“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西部对外开放,远不止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对外的能源大通道,同样具有战略意义。

2004年底,东起新疆轮南镇、西至上海白鹤镇的西气东输一线建成投产,但远不能满足国内油气需求。因此,天然气资源丰富的欧亚,进入我国贸易视野。

2008年,首个气源地在土库曼斯坦的西气东输二线开工。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输送,一路蜿蜒约2000千米,抵达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在这里西气东输二线和西气东输三线衔接,共同构成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大动脉。

据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公司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中亚天然气管道已累计向国内输送天然气超5000亿立方米。目前,每年从中亚国家输送到国内的天然气,约占我国同期消费总量的15%以上。

在西南,中缅油气管道投产后,来自中东和非洲的部分进口原油可以经印度洋在缅甸西海岸马德岛上岸,向东北跨越缅甸全境,在云南瑞丽进入中国西南;产自缅甸近海的天然气也将通过这条管道直达中国境内。

李晓琳认为,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西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快补齐开放通道短板,推动开放平台升级,支持探索更多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制度型开放举措。

可以预见,在此过程中,国有企业发挥作用的空间将进一步拓展。


建设西部: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极
图片
图片

站在西部看西部,西部大开发对当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西部地区大部分位于胡焕庸线以西,地势复杂、气候严峻,很多地区不适宜人口大规模聚集。因此,除了关中平原、成都平原等位于胡焕庸线以东的局部地区外,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较低,经济长期落后。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发展。“一五”时期,156个重大项目中的相当一部分落户西部;三线建设时期,大批中东部重点工程迁至西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提出,东部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反哺中西部。1999年,“西部大开发”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中。2019年,西部大开发进入新时代。

李晓琳表示,与其他国家解决发展不平衡的实践相比,与历史上的西部大开发相比,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存在如下明显特征:一是更加注重系统观念,坚持统筹好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内生动能培育和外部赋能等辩证关系;二是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以增强西部人民的获得感为根本目标;三是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省份比较优势,鼓励各地走出各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四是更加注重高水平改革开放,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与持续推动高水平开放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部大开发,国企显担当。无论是“一五”时期的重大项目,还是三线建设时期,落地西部的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99年6月17日,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

党中央对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作出部署6年来,国有企业牢记嘱托,既从大处着眼,将西部大开发放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定位思考、统筹推进;也从细处着手,根据各地禀赋条件、发展潜力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在助力西部地区补齐基建短板、建设产业体系、建设美丽西部、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发挥了“顶梁柱”的重要作用。


图片

减少基建“留白”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交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克服种种困难,先后在西部修建了青藏公路、成昆铁路、成渝铁路等,一定程度上密切了西部地区和中东部地区的联系。

“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语重心长地说。

“西部交通留白之所以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地势复杂、天气恶劣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施工难度大、进展慢、成本高。”中国铁建董事长戴和根说,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探索各类新型施工工法。

以2022年6月开通的郑渝高铁重庆段为例,该段正线共设桥梁98座,长120.5千米;隧道60座,长336.9千米,桥隧总长457.4千米,桥隧比重超过97%,被称为“地铁式”高铁,施工难度极大。

正因为如此,这一线路迟到了几十年。中铁二院重庆公司副总工程师、郑渝高铁常务副总设计师肖强透露,20世纪50年代,国家在规划建设襄渝铁路时,中铁二院就大范围研究了川豫铁路的各种走向方案,其中方案之一就是选择万州至襄阳段的线路走向。

“不过,当时老一辈的铁路先驱们勘察后发现,修建难度太大了。以当时的技术能力,根本无法制服沿线特殊的地形地质。”肖强说。最终襄渝线全线走向为经湖北襄阳、十堰,陕西安康,再经四川达州、广安后至重庆,线路绕了一个半圆形。

几十年后,这一线路的难度仍然不容小觑。比如,由中铁十一局集团建设的人和隧道全长8.3千米,下穿渝宜高速公路观音庙隧道和多个水库,是“在隧道下面打隧道”的典型,挑战极大。

施工中,中铁十一局采取严格控制爆破振动、洞内严控沉降、多分部开挖、结构支护特殊加强等措施,采用三臂凿岩台车等大型工装设备,克服了隧道最高达52℃高温对施工的影响,成功下穿净高差约85米的既有隧道。

打通蜀道难,穿越天山也不易。

新疆天山胜利隧道横穿天山中部无人区,施工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穿越16条断裂破碎带。同时,隧道紧邻天山1号冰川和乌鲁木齐水源保护地,生态环保标准极高。

“面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挑战,我们的设计、施工人员发扬‘两路’精神,创新选择了‘主洞+中导洞’的开挖方案,引入两台硬岩掘进机,实现‘长隧短打’,既提高掘进效率,通车后还能保障行车安全。”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在接受《国资报告》采访时表示。

2024年12月30日,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隧道全长22.13千米,是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有了这条隧道,驾车仅需20分钟即可穿越天山,此前则需要3个小时。隧道所在的乌尉高速公路预计今年建成,通车后乌鲁木齐到库尔勒的驾车时长将从7小时缩短到3小时。

多家央企共同参与建设的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于2021年12月3日建成通车。

中老铁路北起云南省昆明市,南至老挝首都万象,全长约1035千米,由国内昆玉段、玉磨段和老挝境内磨万段组成。该铁路是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首个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运营,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使用中国设备、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的国际铁路项目。

截至2025年2月底,中老铁路累计开行旅客列车6.9万列、发送旅客超4860万人次,开行货物列车5万列、运输货物5400万吨,跨境货物运输已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等12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

在大西北,同样由多家央企参建的和若铁路于2022年6月16日开通运营,标志着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形成,结束了新疆且末、民丰、于田等5县,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多个团镇不通火车的历史,南疆地区出疆距离缩短1000多千米。

对于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来说,发展民航交通势在必行。近年来,国航、东航、南航等航空央企加大西部地区航线布局力度,开辟一系列支线航班服务边远地区。比如,2023年,国航完成了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第二跑道的试飞工作;2024年,东航重庆基地建设落成;南航集团陆续开通了新疆飞往中亚、俄罗斯等地的多趟航班……

空中航班离不开地面支持。作为机场建设专业户,中建八局在西部动作频频。2025年新年伊始,陕西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竣工验收;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投入运营;开航三年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在新疆,刚刚更名为乌鲁木齐天山机场改扩建之后全新亮相……“连点成线,织线成网,中建八局正为广袤西部大地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建八局总经理孙士东表示。

各种交通方式中,水上航运是成本最低的。近几年来,西部地区港口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相关国企积极作为。

广西平陆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通江达海的运河工程,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项目始于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全长134.2千米。在此之前,因为群山阻碍,广西大部分河流无法向南入海,只能“求远”向东流去。沿江货物出海,只能绕道珠三角。这也让西江上的梧州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成为我国天然河流过货量最大的船闸。拥堵、绕路,增加了周转时间、提高了物流成本。

开辟一条穿山达海的人工运河,是几代广西人的心愿。为此,广西专门组建了平陆运河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运河开发建设的业主单位。中交集团所属水规院、一航局、二航局、四航局等15家单位参与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之中。

为了提高开挖效率,中交集团“天鲸号”在“档期”异常繁忙的情况下,仍然把相当一部分作业时间放在平陆运河近海口开挖上。“天鲸号”的加入,在提高施工质量、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大了工程安全系数,也有效保护了海洋生态环境。

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将直接开辟广西及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通往东盟地区的通道,西南地区货物经平陆运河出海较经广州港出海缩短内河航程560千米以上。

中交集团全力承建的平陆运河

2023年3月28日,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承建的乌东德翻坝转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连通乌东德和白鹤滩两大库区,建成后将使高等级航道上可连接攀枝花,下可延伸至长江,金沙江沿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为了更好地推动当地基建提速,西部地区组建了一批地方基建企业,同样在补齐交通短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成立17年来,广西交通集团累计完成投资超过5000亿元,约占全区的一半,建成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里程约占全区新增里程66%,助力广西2022年历史性实现高速“县县通”。到2024年底,广西高速公路运营里程突破一万千米,位居全国第四。其中广西交通集团运营里程约60%。

近几年,西部地区的通达度显著提高,西部的基建“留白”正在加快补齐。“西部交通发展正处在网络化的前夜。”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规划师郭轩说。根据规划,到2035年,新增国家公路一半以上将布设在西部,“八纵八横”高铁网络超过三成将建在西部;西部规划机场占比约为44%。

与交通相比,通信、电力更加抽象,却是维系一个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西部地区电网覆盖更加完善,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不断提高。

2020年底,阿里与藏中联网工程(简称“阿里联网工程”)正式投运,这条全长1600多千米的输电线路工程跨越西藏2个地市10个区县。阿里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后,结束了阿里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根本解决阿里地区长期缺电的问题,工程沿线16个县38万农牧民用电更加安全可靠。

在西藏墨脱,中国移动克服了建设难度大、施工周期短等困难,让移动信号覆盖到“世界上最后一个秘境”。目前大部分墨脱县居民都已经学会了网购。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普及,充电桩也成为新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2025年1月,广西首座液冷光储充重卡超充站——钦州祥龙物流园重卡超充站正式投运,每日可为100多辆电动重卡提供补能服务。近5年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已建成近3200座充电站,充电桩超过1.8万个。

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工作人员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充电站为当地侗族群众和游客提供安全充电服务 邹振远 摄

修通致富路、架起连心桥、通上致富电、完善通信网……基建的改善,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制造企业先进产品的有力支撑。

比如,2024年底,中国通号承建的新疆罗布泊至若羌铁路若羌站信号新型列控系统改造工程顺利开通,标志着全国铁路首次大规模新型列控系统站改顺利完成。

2022年12月26日,全长915千米的新成昆铁路实现全线贯通。中铁山桥为该线永仁至广通段扩能改造工程提供了所需道岔产品;中铁科工采用自动驾驶系统的铺轨机,圆满完成了该线路的铺轨任务。

中国信科所属的烽火通信为西藏、青海等地提供的光缆产品和服务,经受住了当地严寒、低气压等恶劣地理条件的考验。在日喀则市定结县,中国电气装备所属山东电工电气对35千伏曲热等4座变电站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升级,提升了变电站的供电能力和运行效率。


图片

带动产业发展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