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新营销5.0:营销平台时代》研究报告揭示了新营销5.0的发展方向,即营销正从“渠道为王”的单一竞争转向“平台生态”的系统博弈。文章详细描述了新营销环境五大角色的变革,包括消费者、品牌、媒介、代理商以及Martech服务商的转型路径和关键变革点。同时,也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平台的案例和未来营销趋势,如AI技术的深度渗透、平台生态的开放化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营销环境五大角色的变革
消费者行为复杂化、体验需求极致化;品牌数字化进阶与“人货场”的深度重构;媒介成为混媒时代的“超级连接器”;代理商从“资源中介”到“技术合伙人”的转型;Martech服务商作为技术驱动的“营销基建者”面临市场爆发与分化的挑战。
关键观点2: 营销平台的核心要素
包括产品、工具、服务的协同体系,其中营销产品分为品牌推广类、销售转化类、用户互动类;营销工具涵盖人群圈选、行业洞察、创意工具等;营销服务从“工具使用”扩展到“生态赋能”,包括商务支持、案例洞察、知识培训等。
关键观点3: 国内外典型平台案例
介绍了抖音、阿里妈妈、小红书等国内平台的全域经营与本土创新案例,以及Google Marketing Platform、Meta、亚马逊广告等国际平台的标准化输出和技术驱动优势。
关键观点4: 未来营销趋势
包括AI技术深度渗透重塑营销全链条效率;平台生态向开放化方向发展实现跨平台资源协同;结合新技术打造沉浸式营销场景提升体验经济;中小品牌通过轻量化工具实现数字化普惠。
正文
消费者在“消费升级”与“理性谨慎”间反复摇摆,既愿为汉服、露营等兴趣消费买单,也热衷“薅羊毛”“找平替”。
数据显示,消费者人均使用4.5个平台搜集商品信息,较2022年增长42%。
从优衣库DIY定制T恤、乐高积木自定义组装等物理体验,到欧莱雅VR艺术展、耐克数字化试穿等虚拟交互,消费者期待“视觉冲击+情感共鸣”的沉浸式体验。
现象级场景如淄博烧烤直播、MBTI穿搭话题等,成为品牌链接消费者的关键触点。
2. 品牌:数字化进阶与“人货场”的深度重构
从1.0阶段的“广告投放自动化”(如DSP平台),到2.0阶段的“数据资产沉淀”(如CDP/DMP),再到3.0阶段的“传播销售一体化”(如全域人群运营),品牌需以数据重塑业务流程。
98%的广告主认同数字化转型重要性,69%计划增加数字营销投入。
通过产品包装二维码(如飞鹤奶粉“一物一码”)、智能货柜(如元气森林收集用户属性数据)等工具,实现“货”与“渠道”的数据化采集,反哺营销策略。
同时,虚拟数字人(如蒙牛“奶思”)、组织架构调整(如设立CGO职位)成为品牌提效的关键手段。
3. 媒介:混媒时代的“超级连接器”转型
媒介融合短视频、直播、搜索、电商等多形态资源,形成“内容+广告+服务”的复合模式。
例如,抖音整合信息流广告、直播带货、本地生活服务,构建“全域经营”生态。
媒介推出差异化营销模型(如阿里AIPL、抖音O-5A),覆盖“认知-兴趣-转化-忠诚”全链路。
同时,媒介转型为营销技术服务商,开发数据工具(如巨量云图)、投放工具(如腾讯广告投放管理平台),提升资源售卖效率。
4. 代理商:从“资源中介”到“技术合伙人”
内部自研创意优化工具(如华扬联众“HiGC智能营销平台”)、KOL评估系统(如群邑“INCA选人工具”),外部与媒体合作开发数据模型(如阳狮与天猫DIGITAL实验室)。
聚焦直播运营(如美ONE“ONE家”平台)、跨境营销(如蓝色光标“鲁班出海平台”)等细分领域,同时助力品牌“下沉”(如电通聚焦四线城市)与“出海”(如IPG盟博MIE引擎)。
5. Martech服务商:技术驱动的“营销基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