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四川绵阳宣布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鼓励2.5天休假模式,引发广泛关注。官方回应称并非强制,但已有多个城市开始实施此类政策。《绵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清单》提出开展休假政策落实等七大核心行动。多个省份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2.5天休假。专家表示缩短劳动时间是必然趋势,但需避免一刀切,推广需结合实际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四川绵阳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
近日,四川绵阳宣布试行4.5天弹性工作制,旨在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和市场活力,备受关注的是落实休假政策中提到鼓励企业弹性调休,推广夫妻共享,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的2.5天休假模式。
关键观点2: 多个城市鼓励实行2.5天休假
全国已有多个城市开始实施夏季2.5天休假模式。河北、江西、甘肃等省份已出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此制度。专家表示缩短劳动时间是必然趋势,但需结合实际情况谨慎推进。
关键观点3: 具体实施细节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
各省市的政策多为鼓励性文件,具体如何执行仍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实施时间是夏季,并非整年。职工每日需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的规定仍然适用。
关键观点4: 实施对象及方式
周末弹性休假的实施对象主要适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政府窗口服务部门、公办学校等公共服务部门及应急保障部门暂时未纳入实施范围。已执行的城市大多选择在夏季实施,并规定每人每月可轮休的次数和时间段。
关键观点5: 专家及官方态度
人社部曾指出进一步缩短工时标准尚不具备现实基础,不宜在企业中广泛推行。专家表示缩短劳动时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但推广需结合实际情况,避免一刀切。缩短工时短期内可能推高企业成本、减少经济产出,各地应科学评估自身经济结构、企业承受力。
正文
事实上,四川绵阳并非全国最早提出试行2.5天休假的城市。早在201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就已经有关于优化休假安排的内容。该《意见》指出,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鼓励错峰休假,鼓励弹性作息。此后,全国多个城市开始实施夏季2.5天休假,“四天半”工作制引起广泛关注。
据报道称,
已有河北、江西、甘肃、辽宁、安徽、陕西、福建、浙江、广东、湖北及重庆市11个省份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实行2.5天休假
。
2020年,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恢复振兴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将鼓励推行周末2.5天弹性休假,做精“2.5天微度假”品牌,满足环京津周末、小长假微度假市场需求,建设游客“第二家园”。
2020年3月,浙江省也曾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支持有条件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同年3月,江西发布的《关于打好“组合拳”提振旅游消费的通知》中提到,二季度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实际,优化工作安排,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外出休闲度假。弹性作息减少的工作时间,通过延长其他工作日时长调剂补回。同时还提出了周五下午进景区门票半价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