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肿瘤资讯
分享肿瘤领域最新进展,传播正确肿瘤防治理念,提高全社会对肿瘤的关注!新浪微博:@肿瘤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肿瘤资讯

辅助AI之后,晚期一线选择——氟维司群

肿瘤资讯  · 公众号  · 医学  · 2017-08-03 19:0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ESR1突变患者的中位OS显著低于无ESR1突变的患者(15.5个月 vs 23.8个月, P =0.0006),中位PFS也显著降低(5.9个月 vs 7个月, P =0.002) 8


针对ESR1突变的患者,如果继续使用其它AI类药物,疗效并不是很乐观。 SOFEA研究中非甾体类AI治疗进展的患者换用甾体类AI之后的PFS较低,仅为2.6个月 9 。BOLERO-2研究显示,非甾体类AI治疗失败后换用甾体类AI依西美坦单药之后的缓解率仅为0.4% 10 。SoFEA研究和EFFECT研究中的临床获益率虽然稍高,但也只在30%左右,分别为27%和31.5% 11,12 。由于AI使用过程中肿瘤细胞会累积ESR1突变,突变的ERs在没有雌激素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激活转录,因此再次换用AI,即使降低雌激素水平可能也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6


2015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在内分泌解救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中提到,尽量不重复使用辅助治疗或一线治疗用过的药物 13 。2015年AGO指南推荐使用辅助AI之后绝经后HER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一线使用的药物包括他莫昔芬、氟维司群500mg、依西美坦+依维莫司等 14 。而且NCCN 2017 V2指南也将以上药物列为绝经后复发或IV期乳腺癌患者的可选治疗选择 15


从机制上来看,他莫昔芬、氟维司群和依维莫司等都属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他莫昔芬属于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他莫昔芬与雌二醇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但仅使AF2失活,而AF1活性依然存在,且有类雌激素作用。氟维司群属于雌激素受体下调剂,使雌激素受体上的转录活性区域AF1和AF2均失活,并加速了雌激素受体的降解和功能丧失,所以氟维司群既是雌激素受体拮抗药,同样也是雌激素受体下调药 3,16 。FES-PET/CT显示氟维司群可降低雌激素受体水平达86% 17 ,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力是他莫昔芬的100倍 18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