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知识分子

C刊已成少数大佬的自留地?

知识分子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2-27 09:1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少数人掌握大量C刊发表资源,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以教育学领域为例,一项研究分析了2016年至2020年间36种教育学C刊的数据,调查这些期刊的发文趋势与模式。研究发现,顶尖学者和少数精英高校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发表资源。


为了检验是否存在“学者发表特权”现象,研究者们对发表状况进行了统计。在这些教育学C刊上,人均发表论文数量仅为0.5篇。如果5年内能够发表6篇以上,已经算是核心作者。而在这5年中,发文数量超过40篇高产学者有21人,他们三分之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其中前5人的发文量占到整个领域发文总量的1%。截至2020年,21名高产作者中,只有4位年龄在50岁以下。


从机构分布看,教育学C刊的版面集中趋势明显。2016 年至 2020 年,CSSCI 期刊发表量排名前五的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占总发表量的 30.21%。排名前十的机构 (包括上述五所及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 则占据了总发表量的42.95%。其中,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发表量最大的机构,其文章占比达到10.06%。


大学资助的C刊垄断特征更为突出,其中有7所大学主办的期刊倾向于更多地发表自家作者的文章。《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全球教育展望》中,自家作者发表的文章占比分别高达25.17%和20.39%。相比之下,西部地区高校或教育研究机构主办的期刊自家作者文章的占比相对较低,最高的仅为4.99%。强势大学在期刊中的影响力显露无疑 [2]


占据如此多的版面,是因为这些强势高校和高产学者能力更强吗?恐怕未必。一项研究通过对比各高校C刊论文,和以国际期刊为主的SSCI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论文发表的情况,展示了强势高校学者们在发表C刊论文上的天然优势。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 CASSE) 的两位研究者,计算了中国学者在2009到2018年期间,在15个学科发表CSSCI和SSCI论文的趋势。他们把中国的985和211大学划分为精英大学,其他划分为普通大学。


根据这两类大学的发表要求,精英大学应该是更国际化,更鼓励发表SSCI论文的一方。而且在2009到2018这段时间里,中国 SSCI 论文的数量在增加,CSSCI论文的数量在减少,看起来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趋势。按理来说,精英大学应该是推动这波SSCI发表增长的关键动力。


然而,事实却是这段时间内,精英大学发表C刊的份额上升了,发表SSCI论文的比例反而下降了。除了语言学以外,几乎所有学科里精英大学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论文比例都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在C刊上,精英大学发表论文的比例在9个专业都出现了上升趋势。


作者的解释是,精英大学的学者实际上和国内期刊的编辑和同行评审人员更熟悉,所以发表更多C刊论文成了一个相对容易的选择。相反,在非精英大学里的学者,发表C刊的难度意想不到地高,以至于为了评职称必须尝试发表SSCI论文。


作者还衡量了期刊领域HHI值,即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这是一个测试集中度的指标。数值越高,说明这个领域越为少数参与者垄断,数值越低则说明竞争越充分。结果发现,中国学者发表的SSCI论文的HHI值在15个专业内都有下跌,而C刊的HHI普遍有所上升。


把中文期刊按照职称评审的标准,得分由高到低细分成顶级期刊、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后,能发现在12个专业中,顶级期刊和权威期刊的垄断程度提升的都比核心期刊快 [3] 。换句话说,在这些专业里越是国内认定的中文顶刊,往往越快走向封闭和缺乏竞争,成为了少数高校和作者的自留地。


02

普通学者和博士生发C刊更难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联盟伴侣  ·  曲折的职业生涯 Huni或将走向巅峰
8 年前
互联网新鲜事  ·  微信支付进军美国!颤抖吧Apple Pay!
8 年前
影视全版权  ·  优质IP推荐:女心理师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