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诸海滨科新先声
新三板相关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诸海滨科新先声

【开源北交所】建邦科技:打造汽车电子等增量、布局海外产能建设,预计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48.44...

诸海滨科新先声  · 公众号  · 股市  · 2025-03-08 09:4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1

市场

后市场海外稳固增长,国内即将迎来需求拐点


1.1、 后市场需求高度稳健、低波动性,抗风险能力强于前装厂商

汽车零部件市场主要包括前装OEM市场和AM后市场,其中后市场又主要分为原厂件渠道(OES赛道)和第三方配件渠道(IAM赛道)。 就OEM与AM的核心差异而言:前装市场依靠的是新增市场, 主要是靠获取主机厂大单,大批量供货, 以获取营收和利润,因主机厂产品不断调整,前装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后装市场主要做的是保有量市场, 后市场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高要求的特点,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对较长, 在“车龄+保有量”双效驱动下,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不断扩大。 前装要靠配套定点、全链条降本、响应开发能力等等。后市场需要销售渠道、供应链管理、综合信息化能力等等。

近年来,尽管汽配供应链平台已打破易损件和全车件(非易损维修件)之间的界限,但从业务模型来看,易损件面临单价低、价格战、品牌混乱等问题,短时间内不容易做大规模;全车件则是典型的长尾低频业务,对数字化要求高,而且新进入者缺乏稳定的盈利模型,因而业内成熟公司的壁垒较高。

此外,汽车后市场具有明显的弱周期的特点, 汽车后市场规模与汽车保有量及车龄紧密相关,汽车保有量越大、车龄时间越长,汽车后市场的需求量越大。在经济发展良好期,新车销量较多,导致汽车保有量增加;在经济衰退期,新车销量较少,但汽车更新速度也因此下降,正在使用车辆的平均年龄增加,两种情况均导致汽车后市场需求增加,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相对较小。


1.2、 国内:平均车龄快速上升,后市场需求或将迎来加速

后市场总量增长驱动力=保有量↑×车龄↑×维保价值量↑

1)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2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达2.7亿辆。尽管规模如此庞大,但截至2022年,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215辆,显著低于美国每千人837辆乘用车以及欧盟成员国,未来增长空间广阔。保有量方面我国长期维持5%-10%增速。尽管总量已达全球第一,但人均保有量仅为美国四分之一,随着中产阶级群体进一步扩张,预计未来仍将持续较快增长。

2)行驶里程不断增加。 2022年,我国乘用车行驶里程达到1.8万亿英里,低于美国乘用车行驶的2.8万亿英里。灼识咨询预计到2027年,此数字将增长至2.7万亿英里。

3)车龄日渐增长。2022我国汽车车龄已达6.2年,预计2027年左右达到非易损件拐点。 相较于新车,老旧的车辆一般需要较多的汽车服务,尤其是维修及保养服务。中国乘用车的平均车龄由2018年的4.9年增至2022年的6.2年,而同年美国及欧盟成员国的平均车龄分别为12.3年及12.2年,这表明中国乘用车的车龄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而随着新能源车渗透加快,新增智能化、电子化的非易损件的需求拐点可能较燃油车更早。

车辆与里程结构来看, 2022年我国45%的乘用车车龄已达7年及以上,超30%乘用车年均行驶里程1万公里以上,对非易损件的需求将持续提升。

多方因素驱动总量增长,据灼识咨询数据, 2022年我国后市场主要包括维保需求、配件需求及清洁美容需求。

格局上,中国汽车服务市场高度分散,据灼识咨询数据, 2022年全国获授权经销商门店约为34,000家,IAM门店约为862,000家。 中国汽车服务市场一直面临的关键痛点包括差强人意的客户体验、复杂的供应链及低效的履约流程等等。


1.3、 北美:后市场增长高确定性,下游集中化+扩店+制度保障路径清晰

后市场总量增长驱动力=保有量↑×车龄↑×维保价值量↑

美国市场保有量持续上升,2011-2022年自2.5亿辆增至2.8亿辆,除了2020年左右的疫情冲击外,正常年份的每年增速通常在1-1.5%浮动。

车龄和行驶里程上升带动单车每年维保需求价值量上升。 2018-2022年美国汽车 平均车龄 由11.8年进一步升至12.4年,同时近20年来 汽车行驶总里程 (大致为保有量*单车平均行驶里程)除了金融危机和疫情两次冲击外整体稳定上升,均持续带动维保需求市场总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心理语录  ·  懂事的人,最委屈
8 年前
肌肉训练营  ·  怎样提高啪啪啪能力?
8 年前
爱财之家  ·  挣钱小技巧!想搞不稳妥也难!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