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触乐
一家真正的游戏媒体。提供有关游戏的新闻、评测、行业观察等,专注于高质量、有价值,且真正有趣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触乐

地平线标题改成:《地平线》好不好玩?这要看你能不能对上电波丨触乐

触乐  · 公众号  · 游戏  · 2017-03-14 18:5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是最终呈现的图景


这个概念图景震撼力在于,人类归于原始野蛮,野兽包含着极高的技术,反差之下引出一系列疑问:那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样?Guerilla把这个概念放出来,吸引了一波眼球,那么就必须回答好这些问题——这是一个开放世界的3A大作,回答的方式不可能是抛出一堆设定说明就完事儿。人与机器的关系需要通过各种机制展现,“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必须要充分使用游戏行业迄今为止积累的各种叙事手段来回答。


那么,Guerrilla做得如何?


只有远程的怪物猎人


在机械巨兽的设计和表现上,《地平线:零之曙光》可以打满分。围绕机械兽的战斗方面,Guerrilla的成果只能打80分。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近年来科幻题材的大作,在机械设计方面普遍有一种浮皮潦草、因循守旧的感觉,就算是《泰坦降临》这种以机甲为卖点的FPS,机设也不算过硬。做好机设当然不是容易的事情,美观与“合理”之间的天平不容易走好,一不小心就既不美观又不合理了——比如某年货。


《地平线:零之曙光》的机械野兽首先特别漂亮,实现了生物和机械的完美结合。机身外壳兼具肌肉的线条和金属的质感,关节和脖颈发亮管线如同流淌着血液的脉管,白色为主的身躯点缀着蓝色、红色、绿色的电子光。这是本世 代能够用3D呈现的、最美的机械体。


这个概念图景震撼力在于,人类归于原始野蛮,野兽包含着极高的技术,反差之下引出一系列疑问:那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世界会变成这样?Guerilla把这个概念放出来,吸引了一波眼球,那么就必须回答好这些问题——这是一个开放世界的3A大作,回答的方式不可能是抛出一堆设定说明就完事儿。人与机器的关系需要通过各种机制展现,“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必须要充分使用游戏行业迄今为止积累的各种叙事手段来回答。


那么,Guerrilla做得如何?


只有远程的怪物猎人


在机械巨兽的设计和表现上,《地平线:零之曙光》可以打满分。围绕机械兽的战斗方面,Guerrilla的成果只能打80分。


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近年来科幻题材的大作,在机械设计方面普遍有一种浮皮潦草、因循守旧的感觉,就算是《泰坦降临》这种以机甲为卖点的FPS,机设也不算过硬。做好机设当然不是容易的事情,美观与“合理”之间的天平不容易走好,一不小心就既不美观又不合理了——比如某年货。


《地平线:零之曙光》的机械野兽首先特别漂亮,实现了生物和机械的完美结合。机身外壳兼具肌肉的线条和金属的质感,关节和脖颈发亮管线如同流淌着血液的脉管,白色为主的身躯点缀着蓝色、红色、绿色的电子光。这是本世代能够用3D呈现的、最美的机械体。


“封面怪”雷霆牙的CG图


长颈兽


其次,这些机械野兽的设计也做到了合理——准确地来说,是让玩家觉得合理,细究科学原理谁也做不到。


不同种类的机械野兽有不同的特化器官:守视者有发达的前置摄像头用于侦查,食草者背后有燃料罐用于储存加工后的生物质,壳行者用背上的集装箱储存采集的材料……这些设计展现了一整套机械组成的生态系统。最重要的是,这些设计出来的生物特色,对于玩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Focus标亮的牙口兽,高亮的是弱点


《地平线:零之曙光》拿来了《怪物猎人》系列的特色,所有机械生物身上都有若干个可击破的部位,玩家可以用“Focus”功能辨识出来,生物的护甲、特殊器官和武器都会在一段时间内高亮显示。打破、击落这些特殊部位可以让机械失去某些功能,陷入负面状态,拆下来的武器还能让主角使用,比如雷霆牙左右臀的两门大炮,拾取之后可以把原主快速轰杀。这种机制放在机械怪物身上,凸显出游戏中这些机械设计既美观又合理。


但Guerrilla可能是做惯了FPS,真的不会做近身战斗,《地平线:零之曙光》中“女猎人猎杀机械野兽”,战斗的重点和亮点都在于远程武器。游戏中的有六类弓、两类弹弓、两类绳索,每一种武器又有若干种弹药,但只有一种近战武器长矛。玩家能够更换远程武器和弹药,为武器插上不同的属性强化插件,唯独长矛不可改造、不可更换、只能跟着剧情升级。长矛最大的用处是潜行刺杀,但游戏的潜行机制极度简单,只要有草丛就能开一击必杀的无双。你可以试着用长矛去正面硬干巨型敌人,但大概率会死得很难看,很多可破部位根本打不到,雷霆牙只要扫尾跺脚就可以秒杀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