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学习学习再学习

如何打造自己的社交操作系统?这里有一个朴素的方法论

学习学习再学习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9-04 19: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正因为如此,我有啥事需要帮忙,别人都认真对待;朋友们有好事,也会主动想到我;办个活动,响应的朋友多;就连发朋友圈,点赞都是一百起步。


这应该算是好人缘了吧,我自己这么觉得。


直到我认识了一个人。他叫李海峰。

6

说起李海峰老师,许多朋友都听说过他的大名,并且一致翘起大拇指,说他很牛逼。


可是,我并不这么认为。


A 说:他被众多世界 500 强公司高薪聘请授课。

我说:真正牛逼的人是不需要处心积虑拿这些证明的。


B 说:名校也邀请他,包括复旦和交大安泰等。

我说:你见过陈春花教授拿着名校给她的感谢函到处展示吗?



C 说:他担任央视《商务时间》、《明星团队》点评嘉宾。

我说:你见过俞敏洪等企业家,王璞等学者到处宣传自己上电视吗?


D 说:他和王石合影,和意大利前国家众议院议长合影。

我说:和王石在滑雪场合影,其实和去听个企业家讲座合影是一样的。既然担任意大利商会顾问,和意大利前国家众议院院长合影也简单。


E 说:他所在的公司从 4000 万的注册资本做到 50 亿总资产。

我说:公司牛逼,不代表个人就牛逼。


F 说:他所在的团队帮公司融资 6 个亿现金。

我说:总资产高很可能是因为固定资产,融资金额大只是因为刚好在行业风口。


G 说:他在公司担任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我说:担任副总裁没什么了不起,交易所规定董秘必须担任副总裁。



H 说:李克强总理到他所在公司视察。

我说:总理来视察也有可能只是在慰问农民工。


I 说:李海峰在圈子里有一个标签是红包大户,去年发了 50 多万元红包。

我说:发红包这个,首先说明他有钱。

7

看到这里,估计你们想打我了。

你问我滋不滋瓷海峰老师?

我当然是滋瓷呀。


但是讲真,我不关心他现在有多牛逼。

因为这一切金光闪闪的荣耀,与我何干呢,太遥远了。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是实用主义者,更关心:他是怎样从 0 到 1,一步一步牛逼起来的?如果他能,我是不是也可以复制他的经验?


这才是最值得思考的点。


要知道,他出身江西乡村,既不是富二代,也非海归。初入职场时,做的是销售员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奔波劳碌,寄钱给家里尚需要借。


我很好奇,他是如何从一名普通的小镇青年,迅速成长为带领百人团队的经理,再到接待总理的企业副总裁。


这其中,是否有什么秘诀?

经过我的仔细了解,他并没有像张良一般,遇到垓下老人传授兵法秘籍。之所以年纪轻轻时就取得如此成绩,其中的关键就是: 好人缘。


接触海峰老师后,我才知道什么叫“君子成人之美”,他待人真诚,让人感到舒服,总想着分享各种美好。跟他比起来,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我还是小学生水平呀。而且,他简直就像行走的红包,people see peole love,flower see flower open.

8

海峰老师曾是众多专业杂志的封面人物,包括《创业周刊》、《人力资源管理》、《中国培训》...他被各大杂志采访时,常被问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的人生像开了挂似的,到哪都能发光发热,赢得大咖的赏识和众人的赞赏呢?”



每每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李海峰都说,不是因为他天生聪明,而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有效的“社交人际学”。

他说过一段话,我印象非常深:


职场讲人脉,生活讲人缘。 有时拉开人差距的,不是学历,不是经验,而是人际敏感度。


对内,你能理解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外,你能用对方接受的方式影响对方。


这样,你总是可以获得别人的欣赏,你总是能不断遇到你生命中的贵人,而且你还不断在做着别人的贵人。 人际敏感度,是一辈子都要使用的能力。


现在的年轻人很努力,但许多人却不懂得处理与老板、同事、客户、朋友、以及爱人和家人的关系,这些人际问题为自己的职场和生活添了堵。


他特别感激早年的奋斗经历,让他真正懂得: 赢得欣赏,少被拒绝,在观察、沟通和行动细节上,要下足功夫。


经过十几年来的积累和实践,这些方法就像他随身携带的工具一样,拿起来就能用,成为了他“开挂”人生的不二法门。

9

那你可能要问了: 怎么才能跟海峰老师,学到这套让人生开挂的“ 社交人际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