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专栏,创业创意报道、犀利观点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盛宴与妖魔化,揭秘现金贷不为人知的真相

创事记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10-31 16:3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马克思同志如果活到现在,看到现在现金贷的发展,估计气得要晕厥过去。在我们走访的现金贷的从业者中,其中有一个小平台创业者告诉我们,他们听说过的最夸张的年化达到1000%,还有日利率1%的天价罚息。但是并非所有的平台都是如此。

在深圳光明自己创业做小生意的张小姐,在接受南七道访谈时称,自己因紧急用钱,在某小型借贷平台,提交个人资料和亲属朋友的联系方式后,获得7000元的审批额度。然而打到卡里的,只有5500元,单是平台扣除的服务费/手续费就高达借款的21.4%。此外每月还会额外产生管理费百余元,最终还款总额约9700元,如折算为年化利率则在122%左右。当被问及借款前是否明确这些收费类目时,她说,“条文很长,不等看完APP页面就过期了。当时我着急用钱,就直接点了我同意”。

但并不是所有的现金贷款都叫“现金贷”。除了小额、短期、高利率的现金贷以外,银行信用卡、微众、蚂蚁、乐信都提供大额、长期、低利率的现金分期服务,利率都在18%左右。

目前包括蚂蚁金服等大平台的日息范围大多从万分之三到万分之五。也有一些平台利率更良心,比如国内银行信用卡的分期年化利率就在18%左右,国内最早布局互联网分期消费的乐信,如果按价值2999的手机分12期购买,月供276.67元,年化利率也仅在19.2%,对比起来显得很没野心。

其实利息高低的关键点在于回款的风险的控制。按时还款的人越多,欠钱不还的人比例越小,风险越低,利率就会相应变低。但是,如何筛选这些人,就成了一样技术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大公司在这方面,由于之前有过大量的用户、交易数据,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判断用户的诚信度与消费能力。

但即便如此,建立了芝麻信用和腾讯征信的阿里、腾讯,在借款方面都比较谨慎。微粒贷仍采用白名单邀请机制,主动授信客户数约9800万。而蚂蚁借呗门槛也比较高,1000万的用户数量,只占了支付宝4.5亿用户的2.2%。

简单来说就是,能跟马云、马化腾借到钱的人,赖账的可能性都比较小。但对于普通中小公司来说,这个风险就不可控了,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通过大量放贷,用收得回来的高利息,来冲抵收不回来的欠账。这就必然导致,利息会出现两极分化。大平台的审核严,但利息较低,而小平台相对松懈,但利息高居不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