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努力向东靠拢的西安,忽然发现,现在的位置也很好。
“习大大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将陕西推向了对外开放的前沿。过去开放主要是向东开放,现在则是东、西双向开放,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已形成了陆、空、数字三条新的‘丝绸之路大通道’。尤其是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之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全球经济。”胡和平说。
短短几年,陕西大变样。不仅“米”字型高铁路网初具雏形,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实现了常态化运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增加了多条国际航线;同时,“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也正式启动,陕西在“一带一路”上的枢纽和门户地位也因此而更加凸显。
多举措带来多效益,截至2016年,陕西已在“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累计投资12.8亿美元,占全省对外投资总额的34%。2016年,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31.0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总值的11.7%。
而在新疆,由于处在“一带一路”枢纽位置,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发展机会。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原有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在沿线不断拓展,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部分。2016年6月,中巴国际物流综合体项目在塔什库尔干启动。综合体占地面积927.5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9万平方米,预计将于2019年4月完成建设。
“建成后的物流综合体将具备仓储智能化、跨境贸易电商化和交易人民币化等特点,届时将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创造5000人的周边产业就业以及创业机会。”该项目负责人牛树广介绍。
除了大项目遍地开花,更多的企业则是选择进入新疆的综合保税区,享受着地理优势和低运输成本、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以及便利的通关手续。
而在东部地区的厦门,也借着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风,加快了发展速度。在福州自贸片区的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大厅内,各国交易平台的海产品价格不断更新跳动,中国和东盟地区产销量大的鱼类、甲壳类、无脊椎类等活鲜、冰鲜、冻品及加工品在此不一而足。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互联网交易服务平台,目前马来西亚、越南和缅甸等国的分中心正在稳步筹建。未来5年,交易所将分期在东盟10个国家各设1个分支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