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看遍世上爱情片,它仍然是我的最爱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25-05-17 20:2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应该说,《罗马假日》在很大程度上是特朗勃的精神写照,是这位前共产党员对美国极右势力悄然竖起的一根中指。在麦卡锡主义最为猖獗之时,检举揭发之风,而特朗勃的铮铮铁骨恰在于,他不愿成为任何性质的告密者。

《罗马假日》最迷人的地方,或者说最有道德感的地方就是,我们都有一个秘密,我们还得去保守这个秘密。毫无疑问,这就是特朗勃所无法遏制的创作冲动。派克和他的朋友,将罗马之行的那些照片,那些极其美妙的时光定格,还给了那个人见人爱的公主。

图片
《罗马假日》

还想说一点的是,我在少时,看过一本散文集,那里除了职业作家之外,还有政治家、艺术家、科学家和电影人。其中就有山田洋次,山田洋次谈到的,就是他怎样逐步认识《罗马假日》的过程。

他在看第一遍时,知道好,但不知道怎样一个好法。他的导师,让他再去看看,他又看了几遍,才明白这部看上去简单、明快的电影,它的那些弦外之音,那些比两情相悦还要令人愉悦的部分。本片对山田洋次而言,有着不同寻常的电影启蒙。对我也有启发,那就是看电影,万不可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017年2月11日,85岁高龄的山田洋次在日本香川县的《罗马假日》映后谈中,又热情洋溢的提及这部影片所给予这位电影老人常看常新的种种妙不可言。他又着重提到本片非常便于去理解此时此刻的特朗普政权。主持人当时还调侃道:本片编剧是特朗勃,不是特朗普。

图片
特朗

我一直没找到山田洋次写《罗马假日》的原文,但我依稀记得,山田洋次不止于在影片潜藏的时政方面去心有戚戚。更多的还是人情之美,而人情之所以是美的,是我们成全别人的同时,也是在丰厚自己。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足够去怀念的资本。

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相信闪电式的爱情,即使它有的话,只能照亮一时,而不可能照亮一世。所有那些即食即得的爱情,都有乘人之危之嫌。乘人紧张之余,乘人落魄之境,乘人拿寂寞不知该如何是好,乘人荷尔蒙高涨难耐。

真能在这闪电之后,来一场及时雨,但又不仅仅是久旱逢甘霖,而能成为灌溉生命之渠的一汪活水。我看也只有《两个人的火车站》能做到,那是滴水之恩与涌泉相报在不分彼此。

图片
《两个人的火车站》

就这一点,连《爱在黎明破晓前》还要不惧生活的真相,且越发的一往无前。《罗马假日》也属这个范畴之列,也是飘来一个人,带走一段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