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欧商业评论
“思维力成就决策力”,《中欧商业评论》依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强大的资源优势,以最深入和前瞻性的触角,透析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为中国企业提供最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并提升中国商业精英的思维力、决策力、领导力,被誉为 “商业决策必读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中欧商业评论

“专才”辟径,“通才”拓新:专精特新企业的人才密码

中欧商业评论  · 公众号  · 商业  · 2025-03-18 12: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专才”和“通才”

如何发挥差异化作用


从人力资本研究视角来看,“通才”与“专才”在企业成长进程中所发挥的价值差异,至今仍是学界争论的焦点。 “专才”所具有的特定人力资本能够为企业直接提供实用型实践技能。 他们凭借在专业领域长时间的钻研与积累,能够精准定位企业在利基市场的发展方向,助力企业顺利迈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之路,为攻克技术难题、打造高品质产品提供坚实的专业支持。相对而言, “通才”所具有的一般人力资本使其掌握广泛且通用的知识与技能。 这让中小企业在遭遇利基市场空间受限、核心能力僵化等困境时,能够灵活调配资源、转变策略,突破单纯依靠资源累积的成长局限,开拓出新的发展路径。


传统人力资本理论始终笼罩着Lazear (2005) “万事通” (jack of all trades) 理论的光环——具备多样化经验的管理者因其跨领域知识图谱,更能识别技术代际跃迁中的机会窗口。但这一经典论断在专精特新企业中遭遇挑战:当企业承载着“补链强链”使命时,资源提供者的评估逻辑发生质变,他们更重视企业的技术穿透力。这消解了通才资源获取优势的预设条件,而支持了基于社会分类 (social categorization) 理论的研究,即当“通才型”管理者向外寻求资源支持时,资源提供者通常会对其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存疑,担心他们对项目的投入决心不够,甚至难以清晰界定企业的市场定位,进而在资源投入上表现得极为谨慎。基于此,专精特新企业的出现正在重塑人力资本的价值坐标系。


专精特新企业核心团队的人才配置战略


结合Burgelman等 (1996) 的观点,本文认为对于主要依靠技术驱动的专精特新企业来说,其核心团队的构成除传统的高层管理人员外,还需整合对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起关键作用的技术领导者 (如首席科学家) 。基于这一特征,专精特新企业中“通才”与“专才”在核心团队中的配置差异,对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影响力可能呈现出显著的动态分化 (见图1)


图1 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两阶段与人才配置战略


为深入探讨专精特新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人才战略,下文的分析结合了北京渐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下文称“渐健医疗” 的案例铺开。作为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高科技企业,渐健医疗聚焦基层卫生健康数字赋能领域,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家庭医生、公卫体检、慢病管理三大智慧服务场景,致力于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质量和居民健康管理水平。凭借其技术研发与平台运营能力,渐健医疗于2021年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年晋升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成为基层医疗数字化赋能的标杆企业。本文作者在与渐健医疗的访谈中发现,从初创期的赛道聚焦到成长期的多元化拓展,渐健医疗通过精准的人才布局,成功突破了利基市场天花板,实现了从0到1再到N的跨越式发展,具有人才驱动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的典型性。


孵化期:“专才”辟径,深耕细分市场蓝海


在专精特新企业“补链强链”的使命框架下,专精特新孵化过程中“专才”的深度技术积淀恰是破解产业链“断点”的核心能力。相较于“通才”,他们在识别赛道与机会、采取聚焦战略以及在利基市场中获得成功方面展现出更显著的优势,从而更有助于企业达到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门槛。


“专才”在找赛道、抓机会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积淀与行业经验,这类人才能够穿透市场表象,在复杂的产业生态中锁定那些兼具技术壁垒与战略价值的细分赛道。这种基于专业技术的研判,使企业能够迅速切入那些对完善产业链、强化产业生态至关重要的环节。例如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一些专注于芯片封装测试技术的企业,依托其核心团队中技术专才在封装技术上的深耕,精准切入国产替代的关键缺口,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这种基于技术纵深的赛道选择能力,使专精特新企业能够避开同质化竞争的红海,直击产业链“卡脖子”环节,实现从技术突破到生态卡位的双重价值。


“专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聚焦战略。 孵化期的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源有限的难题,此时“专才”是企业实现“以小博大”的支点。他们能引导企业将有限资源集中投入到一到两个核心产品或服务上,攻克核心技术难题,解决市场关键痛点。此外,在平台生态圈中,这些企业以自身技术专长为依托,与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明确自身在产业链中的战略定位,共同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


回顾渐健医疗的创业历程,不难发现其与大多数初创企业有着相似的发展轨迹,在起步阶段同样历经了两三年的迷茫探索期。然而,渐健医疗能够成功突围、摆脱困境,关键在于其核心团队所承载的特定人力资本优势得以充分彰显。团队成员个个都是基层卫生数字赋能领域的“老手”,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做出了从公卫大赛道,聚焦至慢病一体化服务领域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核心团队基于对医疗体深刻的的理解。他们洞察到公卫与慢病同属一个紧密关联的体系,面向的是同一批核心客户群体。如此一来,企业能够围绕这批客户提供前后呼应、关联性极强的两次服务,进而串联成一条完整的业务链条。通过这种精细化的业务布局,渐健医疗巧妙地避开了医疗行业同质化竞争的红海,迅速在市场中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在企业平常的运转过程中,“通才”发挥着基础性保障功能,比如提供基本的商业观察、确保管理流程有序运行、完成初步的资源调配等。然而,当企业迈入专精特新孵化的关键节点,在急需于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快速捕捉机会、果断推行聚焦战略时,一般人力资本显得力不从心。与之相反,“专才”凭借专业优势,能够捕捉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为企业制定更精准、高效的战略规划,在孵化阶段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创造突出价值。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