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国际未清偿债券方面,2021年以人民币计价的比例为0.4%,2024年提升至0.9%。美元计价从2021年的47.2%小幅提升至2024年的47.9%,欧元计价从38.3%小幅下降至38.1%;
4)储备功能方面,人民币的全球外汇储备占比保持稳定,美元占比下降,非主流国家货币占比提升
:截止2024年底,人民币在全球所有央行中外汇储备占比为2.2%,而美元仍然占据超过一半的外汇储备,达到57.8%。2020年后,全球外汇储备不断多元化,美元占比下降2.9%,欧元下降0.8%,人民币占比上升0.2%,其他货币占比上升2.1%。
从美元的全球化角色来看,尽管美国经济和贸易占全球的比重相对温和,但其在金融市场交易的重要性举足轻重。首先,它被用作外汇交易的工具货币;其次,美元是离岸融资市场的主要货币;第三,美元仍是国际贸易和全球支付中的流行货币。人民币经济和贸易比重占全球的份额几乎与美国相当,但金融参与度以及货币支付流行度发展潜力较大。逆全球化背景下,美元信用的下行仍可能是中长期趋势,则全球央行为了避免美元弱势造成储备资产的贬值,全球各国将逐渐增持黄金、其他多元化主权货币,人民币国际化也正迎来战略发展机遇。我们认为贸易结算、中国国债、货币互换流动性工具等均是未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方向。一带一路战略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正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一带一路“中国借贷,中国建设”的商业模式,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契机。
在实践中,中国往往采取“中国借贷,中国建设,共同运营,收益共享”的总体原则,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金支持,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场景在步扩大。随着共识的凝聚,人民币的国际信用在此过程中日益坚固。
近年来中沙合作对人民币国际化有较大推动。
从贸易角度来看,沙特对中国的进口依赖度近年逐渐提升,两国本就有较强的贸易联系,在贸易关系的稳定下,根据中国基金报,沙特阿拉伯 “2030 愿景”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表明沙特和中国在经济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石油人民币结算将极大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与数字人民币的新突破值得关注。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CIPS)的参与者和交易量扩张迅速。
国际清算体系由各国清算系统和SWIFT共同组成,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是我国跨境清算体系的核心。截至2025年4月末,CIPS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71家,间接参与者1500家。CIPS系统参与者分布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业务可通过4900多家法人银行机构覆盖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从2016年-2024年,CIPS处理的年度交易笔数和金额的CAGR分别为31%和43%,增长迅速。2025年4月21日公布的《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明确支持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提出“推动更多银行加入CIPS,持续扩大CIPS网络覆盖范围”,并鼓励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创新应用。
同时,全球数字货币的进展中数字人民币较为领先。
2014-2024年数字人民币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取消“试点版”标识,预计未来将逐步向全民普及。全球来看,中国数字人民币已经开始进入全面深化应用阶段,相对全球其他国家先行。而对应的数字货币桥mBridge与CIPS系统形成良好互补,共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风险提示: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上升;逆全球化崛起影响全球经贸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