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听党的话,学白求恩,做好医生。”他总是用这三句话总结自己的从医经历,他投身手外科,从零起步,带领华山医院手外科,屡创数个世界第一。对患者有同情心,对工作有责任心,对事业有进取心,对同志有团结心,这“四心”是顾玉东教授多年前为自己和手外科同事们立下的行为准则。
对患者要有同情心,温文尔雅的顾玉东教授,将这一句话视为行医准则。从93%到100%,半个世纪前的一份恻隐,帮助青年顾玉东跨越了“医学天堑”。
1966年2月13日,顾玉东参与完成导师杨东岳医生主持的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此后十五年里,他们共为100名失去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足趾移植,其中93例成功,7例失败。
每次为青年医生讲课,顾玉东总会提及一个失败的病例:19岁花季女孩不幸被机器轧烂了拇指,她带着希望,从千里之外来到华山医院。顾玉东按常规为她做了手术,但手术过程中发现,患者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的血管非常细,不足1毫米,风险很大。
患者术后新造的大拇指每况愈下,最终由红色变成了黑色。虽然家属一再表示理解,但顾玉东无法原谅自己。“医生的职责就是给患者解除痛苦,现在手指没好,还少了一个脚趾,等于增加了痛苦。”痛心的案例,促使顾玉东努力钻研,历时五年分析研究,首创“第二套供血系统”,最终攻克了血管变异难题。
自此之后,华山医院手外科的“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再也没有失败过,顾玉东因此于1987年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