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企鹅吃喝指南
客观独立,亲身实测,专业严选,找遍来自全世界的好东西,和你分享吃得到、喝得出的快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企鹅吃喝指南

去了十几次的顶流网红城市,这次才终于吃到它的宝藏滋味。

企鹅吃喝指南  · 公众号  · 美食  · 2025-05-16 13:42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茯苓糕

在思明北路的小巷里,还有一对老夫妇经营许久的小摊,只卖一样 茯苓糕 ,是以茯苓粉为主料,融合了糯米粉、糖粉制作的一种传统糕点。

这个小摊,每天都会蒸上热腾腾的一大坨,当日做当日卖。

要说 茯苓糕绝不是什么顶级小吃,主要是贪那一口 细腻绵软 ,入口有回弹,带着淡淡的清甜香气,既是点心,也能养生之食。如此吃了大半辈,是不少厦门人成长中的味道。

◎双鹿老铺

接下来说到的这一家店,有一丢丢距离,要去到岛外的同安区。虽然外人对老厦门的认知,主要是以思明区为首的岛内区域,但其实在小吃这一块,同安称得上厦门的起点,文中 许多糕饼小吃,要溯源起来很多都出自同安

而同安这家经营了132年的「 双鹿老铺 」可以说是厦门大部分糕饼的祖师爷,后来某知名品牌出的糕饼,其原型也出自这里。


而这里主打是素馅饼,尤其 素马蹄酥 是延 续了百年的手艺,之所以叫马蹄酥是因外形得名,原料其实只有麦芽糖与面粉,用麻油代替猪油制作。

其实植物油制饼,很难达到很好的起酥口感,但双鹿依然能做到酥松带脆,可说是一门看家本领。老一辈厦门人喜欢用来做成泡饼吃,也不影响风味。

要专程来买,就因为「双鹿老铺」这一份老派坚持,不预制、不添加,手作现烤,用简单食材撑起一口酥香。对老厦门人来说,这是值得长久支持的手艺。

顺便也多说一嘴,在距离「双鹿老铺」不远的同安市场,有一家叫「 水根行 」的小店,这里卖的就是老派闽南肉脯,很多本地人觉得这家比美珍香便宜,也比美珍香好吃。

◎琼头老手艺炸枣

接下来这道传统糕点,也要去距离远一点的地方——翔安琼头村。作为一条海滨村落,抵达就能看到街道两旁全是开蚝的村民,开的是一种当地盛产的小海蛎,也是厦门炸枣的9种馅料里的其中一味。

而这家「 琼头老手艺炸枣 」老店,就开在这些海蛎摊中间,原材料垂手可得,纯手工新鲜制作。

要专程来这家店,全因为这2-4块一个的炸枣,用料过于实在。外皮是新鲜的番薯蓉与糯米粉混合,没有特别精确的比例,全凭经验手感,然后打 成面团。


展开面团,包住海蛎、茭白、红萝卜、猪肉、香菇、腐竹、韭菜、洋葱、青蒜,每一道工序几乎都是人手制作。

而包出来的炸枣仍能大小均一,经油炸后一个个鼓成拳头大,金黄诱人,咬开软糯带薯香的皮层,馅料热乎乎地带着菜汁,海蛎与蔬菜的香气组成脆爽香甜的口感,这只需要4块钱……

因为炸枣是厦门人婚嫁和拜拜时重要的食物。过去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从厦门本岛来到这里要花2个小时 (现在开车只需要半小时就到啦) ,但老厦门依然愿意为这样的炸枣专门前往。


一堆地道碳水

量大、实惠且古早

◎双宏小吃

解读厦门的古早味,不可错过这一碗超过30年的面线糊。

面线糊虽遍布闽南,但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解读与演绎。

例如泉州的面线糊偏向「米浆面糊汤」的风格,芡汁较厚重,面线熬得绵软,吃起来更像羹。而厦门的面线糊,尤其如「双宏」这种老派做法,多以猪骨高汤为底,汤头偏轻柔清亮,面线细白分明,入口软顺却不糊烂。

厦门人喜欢这家除了风味传统,更因为 搭配面线糊的食材也细致新鲜 ,小巧食材柜种类该有的都有,还能看出选货的高度:

蛏子虽时令短,但仍挑出个头大的供应;常见的海蛎,这家选的特别饱满;连鲜虾都有三种选择,整虾,腌虾、也有手剥去壳去头的虾;从细节就令人放心,所见即所得,直接盲点即可。

老饕推荐的吃法是,分成两条风味来点 :一份 面线糊 ,加猪血、肥肠、醋肉还有魟鱼肉 (也就是魔鬼鱼,属于厦门常吃的鱼类,这个会事先以煮过,香气更突出) ,以卤煮食材的香气为汤头加深风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