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图:沈锋教授,陈敏山教授主持会议
治疗手段多样化,解读最新肝癌诊疗规范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孙惠川教授在会上对 2017 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进行了解读。孙教授指出,随着过去 5 年肝移植、射频消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LPPS)、立体定向放疗(SBRT)等新治疗方式的普及和常规化,新的循证医学证据逐步涌现,需要进一步规范并提高原发性肝癌治疗的效果。
2017 版诊疗规范采用了中国特色的分期标准,详细定义分期并根据分期给予治疗建议,临床实践指导意义强。与 BCLC 指南相比,我国的诊疗规范对单个分期推荐的诊疗手段更多样化,TACE、外科切除及肝移植指证更宽泛,且对放化疗也进行了推荐,体现了肝癌治疗模式的多样化。
图:孙惠川教授做会议主题报告
值得重视的是,新版规范首次明确了微血管侵犯(MVI)的病理分级方法,提出「识别-分类-分布-计数-分级」的诊断流程,作为评估肝癌复发风险和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参考。
防「微」杜渐,索拉非尼降低术后复发率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刘辉教授在「肝癌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管理及干预策略」主题报告中指出,肝癌术后复发率高达 51-59%,制约手术疗效及生存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