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多位接近徐翔的朋友,都佩服他的果敢大胆。徐翔早盘看到形势不对就能立即斩仓,可能大家还在哀叹套牢懊恼中,他已再度抓住机会入场博弈。
此后,徐翔重心从宁波转移到上海,一如百年来的“宁波帮”成长轨迹。已经完全财务自由的草根徐翔,在大上海开启人生第二次进阶——从游资向私募转型。
2009年,在朋友的一片反对声中,徐翔成立泽熙私募基金,且连战连捷,迅速成为纵横中国股市的私募明星。
以徐翔炒作重庆啤酒的经典事件为例:2009年9月到2012年12月期间,大盘从3478点跌到1949点。2011年12月,重庆啤酒深陷疫苗丑闻,导致股价从80元/股左右掉头向下,接连十个跌停后开板。国泰君安总部和打浦路营业部赫然出现在当晚的公告中。重庆啤酒股价继续下跌,从26元/股左右一路跌到最低点的17元多/股,到2月23日回到34元/股左右。
那个开板时的购入资金正来自徐翔,尽管他没有抄到最低价,但
二次抄底让他赚得盆满钵满,净利润达数亿之多。
尽管已经名满天下,徐翔仍保持着低调的生活习惯,财富之于他只是一个数字。徐翔的人生大概只由几个部分组成:饭桌、卧榻和券商营业部四楼。
“只有一天没能看盘”
与这样一位立志成为“东方索罗斯”的人物组成家庭,不知是福还是祸。
在徐翔呼风唤雨的日子里,应莹一直隐藏在幕后。她的丈夫几乎没有享乐主义观念,身家300万时,徐翔才给自己买了两套数千元的雅戈尔西服;身家过亿时,他在宁波买了第一套商品房;到2006年身家过十亿,他才买了人生第一辆车——新款的奥迪A8。
他甚至在海外没有任何资产布局和现金,全部家底都杀进了A股。
从1992年到2015年,徐翔只有一天的时间不是站在交易屏幕前的。
有半天是早年生病无法看盘,另外半天是亲人手术需陪同签字。
在此阶段,应莹多数时候扮演主妇角色,一边相夫教子,一边照顾孩子上学。
15年底,徐翔被捕,应莹开启了她如坐针毡的日子:一边是徐翔的父母需要照顾,一边是受徐翔案拖累的朋友的抱怨:不少朋友把账号交给徐翔代打理,案发后全部遭到查封,自有资金也一并埋葬。
压力像海啸般袭来,打了应莹一个措手不及。
无奈之下,她背起了家中的全部事务:照顾老人及孩子,每月跑去青岛中院催一下甄别资产的进度,并去青岛监狱看徐翔。
“暗度陈仓”还是“各自飞”?
这次离婚,应莹将渐渐走到前台。但背后的原因是莫衷一是。徐翔还有1年多就将刑满出狱,对于患难夫妻来说,此时放手,当真是十分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