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纭七柒
很多人会嫌弃北京的冬天,大多是因为寒冷和萧瑟的植物景观。常绿树占比较低且种类不够丰富,落叶树们灰暗单调,比不上南方城市绿油油的冬天。换一个角度看,即使是光秃秃的树杈,也是很美的一景,并隐藏着很多趣味。
辨别冬季落叶后的树,可以看树皮的颜色与纹理、树枝的形态与气质、树枝上留存的果实与萌生的芽。我还发现,有些树在冬天的形态,会美得如雕塑一般,而且只有在落叶以后,才能展示出这震撼人心的力量感与艺术感。
东四铁营胡同的臭椿。纭七柒 摄
东四附近铁营胡同里的一棵雄性臭椿,有十几米高,树形圆浑开展,枝杈如同巨大的伞架,屹立在四合院的上方。抬头仰望,可见它的每一个小枝条都光滑而有力,在末端微微上翘,仿佛大树的一只只手,在奋力地拥抱天空。低头俯瞰,可见它的树干很粗壮,在接近地面处像爪子一样抓紧地面。只有在冬天,褪去了绿衣,这种顶天立地的力量感才会如此直白地展现出来。
天坛公园的方胜亭旁边有一棵虬曲多姿的龙枣,扭曲的枝条像是书法家的一幅行草作品。蓝天为纸,枝条为墨,只有在冬季,才能看到这自然的艺术。与之类似的,还有龙桑或龙须柳,是桑树和柳树的变种,扭扭曲曲的枝条,就像是大树烫了卷发。
天坛公园的龙枣。
胡同是看树杈的好地方,走一走就能看见树形完美的各种大树。国槐的树皮有浅裂,树形高大而开展。刺槐的树皮有很深的裂纹,小枝上有刺,远看起来是毛毛躁躁的发型。香椿的树皮红褐色,很粗糙,条片状剥裂,树梢上挂着像花朵一样的褐色果实。毛白杨的树形特别高大窄瘦,白色的树皮上有星星眼一样的皮孔,整体感觉又白又亮。榆树通常有开展的大飘枝,小枝条上有一个个小圆点,是它待萌发的新芽。枣树的枝条像“之”字形拐来拐去,还有刺,于是冬季的枣树枝就成为了鲁迅先生笔下“直刺天空的剑”。还有核桃、柿树、桑树、楸树、银杏等等,每棵树的造型都有自己的个性。
公园也是看树杈的好地方,适合欣赏不同颜色与纹理的树干与树枝。小叶朴的浅灰色树皮就很光滑,阳光照在上面都泛着亮光。大多数的悬铃木也是浅黄色光滑的树皮,上面有不规则的斑驳块状纹理,枝条上挂着一串串球状果序,像是一个个悬垂的铃铛。仔仔细细看,冬天的趣味都藏在细节之中。
天坛公园斋宫外的国槐。
树杈之上,你可能还会发现点点生机。玉兰的树叶掉落后,枝头留下了一个个膨大的冬芽,就像是木制的笔,因此也得了个“木笔”的别称。这勇敢的花骨朵们,从秋季九月前后开始就已经着生在枝头,要度过漫长的冬天,等到来年三月再盛开,自然要多想想保暖的办法。它用一层层的苞片,给自己穿上厚厚的“毛衣”,外层是毛质浓密的“厚毛衣”,内层是稀疏细软的“薄毛衣”,等到春天来临时再一件件脱掉。这2-4层毛茸茸的苞片,隐藏了美丽花朵过冬的秘密,也成了老北京工艺品“毛猴”的制作原材料。当我们看到春天那美丽的玉兰花,再回想整个冬季的艰辛,更会敬佩生命的毅力。
很多树枝上,还会挂着当年结出的果实,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播种子。海棠、柿树上挂满好吃的果子,等着小鸟们来啄食,同时把它的种子带去远方。而元宝枫和雌性洋白蜡、臭椿树上,挂着一串串翅果,它们在等风来。元宝枫的翅果像小小的螺旋桨,洋白蜡的翅果像细长的瓜子,臭椿的翅果像一只眼睛,中间是种子,周围一圈是薄如蝉翼的翅膀。翅果们不会在小风中被轻易吹落,会一直等啊等,等待一场冬日的大风吹来,翅膀就会带种子飞去更远的地方,开启生命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