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巧克力巨头瑞士莲:200年穿越6代,熬过大萧条,在炮火中逆天改命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25-05-22 14:2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了代表未来的 精炼 厂和专利 他将 Lindt (瑞士莲) 金字招牌收入囊中,精炼专利让巧克力丝滑如绸,还让成本直降 43% ,产能激增。

短短十年间,他们的产能从 400 吨跃升至 4800 吨,利润率近乎翻番。彼时 ,欧洲殖民地的扩张为巧克力开辟了新市场。在热带种植园与欧洲沙龙之间,一条用可可豆铺就的全球贸易网络正在形成。

1905 年,瑞士莲纽约旗舰店开业当天,货架被抢购一空; 1910 年,香港怡和洋行的订单让瑞士莲的红色金箔包装成为远东上流社会的身份象征。

百年后回望,这记分家妙手,既化解了兄弟阋墙之危,更成就了两个百年传奇 ——一边是征服世界的巧克力帝国,一边是苏黎世老城永不褪色的甜蜜记忆。

世界大战与 萧条 中的逆势崛起

1914 年的战火席卷欧洲时,瑞士莲正深陷三重危机:德国工厂的配方窃取案让独门工艺外泄 1908 、加纳可可种植园亏损 28 万法郎 ,吞噬全年 1/3 利润 1911 、苏黎世大罢工导致产能暴跌 37% 1912 。更致命的是,战争爆发后其德法市场出口量骤降 52% ,这个百年品牌似乎注定要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谁料,瑞士莲却 上演了一场绝地反击。

1914 年战争爆发前夕,当欧洲巧克力商还在为飞涨的可可价格发愁时,瑞士莲早已秘密囤积了 4200 吨可可豆——这相当于当时全球 3.7% 的年产量。

这一神来之笔 要感谢 3 年前的血泪教训 1911 年种植园惨败 后, 瑞士莲启动 去农业化 战略。 1912 伦敦可可价格暴涨 68% 时, 瑞士莲 通过瑞士央行将 40% 外汇储备转为 可可豆 现货 1913 他们获得 政府批准的免税仓储配额,在阿尔卑斯山军事要塞改建恒温仓库 来存放可可豆

1913 当战火切断供应链时,这些每吨仅£ 94 的低价库存 (仅为战时市价的 54% ,让瑞士莲一举拿下盟军 70% 的军用订单,完成了从糖果商到战时供应商的华丽转身。

瑞士莲并没有被军需订单冲昏头脑:国外市场受阻,提升内需是关键。

瑞士 作为 中立国,国内消费需求较为强劲。 面对 可可豆进口受限,瑞士莲 1916 年推出 Lindt Cream ,通过 牛奶占比提升 + 延长精炼时间 + 调整温度曲线 工艺, 用更少的可可豆造出了更丝滑口感 的巧克力 市占率暴增 17% 成为 公司的 摇钱树。 1920 年全球首款常温柔韧型牛奶巧克力棒 在瑞士莲 问世 ,再次大卖。

十年间, 瑞士莲 研发投入逆势增加 20% 7 项专利 助推 销售额从 1914 年的 120 万瑞士法郎飙升至 1925 年的 280 万瑞士法郎 (剔除通胀实际增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