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历史震惊你
每天分享有趣的历史故事,民间野史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探讨人生哲理,内容涉及国学要义,艺术欣赏,怀旧经典等等。 交流QQ1220398097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历史震惊你

他是一生“假装”爱中国,恶名远扬的美国坏人!却为何我们欠他一声“谢谢”!

历史震惊你  · 公众号  · 历史  · 2018-05-01 1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于是他便远赴西安,找到了,

这块地的主人:山西督军陈树藩,

他非凡的交际能力,

不仅让督军以极低价格把地让出来,

还把其中三分之一的款项作了奖学金。


当时的燕京大学属于私人教会大学,

建校初期没有政府的资助,

除了一小部分学费收入外,

学校几乎85%的资金都来自私人捐助。

而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争取到了中美两国民间机构的大量捐款,

其中包括霍尔基金会和洛克菲勒基金会,

这样财力雄厚组织的资助。

到1937年为止,燕京大学,

收到的捐款高达250万美元。


新大学的建设一切准备就绪。

之后的他聘请美国著名设计师墨菲,

按中国文化理念,去做大学设计,

就这样中西合璧美丽的燕园,

中国近代规模最大、

环境最优美的校园拔地而起。



燕大本是教会学校,

但他却大胆提出“使燕大彻底中国化”,

他认为信仰是个人的私事,

不必把宗教作为必修课。


哈佛的校训是:真理,

斯坦福的校训是:自由,

普林斯顿的校训是:服务。

而他所拟定的校训是: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

完美地诠释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这一深邃美丽的校训,

对燕大师生影响深远,

在他任校长的十多年的时间里,

燕京大学跻身"世界知名大学"之列。

燕园内名师云集:

顾随、容庚、郭绍虞、胡适,

俞平伯、周作人、郑振铎,吴文藻,

钱穆、陈垣、邓文如、顾颉刚,

洪谦、冯友兰、张东荪,萧公权,

......

其中任何一位,

都令后来的中国学人难以望其项背。

注册学生不到一万人,

却从这里走出了 42名 中国科学院院士,

11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费孝通、雷洁琼、冰心、侯仁之等等,

都是燕京大学出来的学生。

二战时,中国驻世界各大城市的新闻特派员,

90%是燕京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学生,

中国最早的社会学系,也诞生在这里。


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学


他是一位谦卑而善良的基督徒,

他尊为校长,却从不高高在上,

而是以一颗善良的心,

温暖着每一个学生。


先后作为燕大学生和教员的冰心,

曾这样描述自己的这位校长:

他能够叫出学校里每一个人的名字,

不管是学生、敲钟的,还是扫地的。

这团体上上下下、前前后后,

总有成千上万的人。

这上千上万人的生、 婚、病、死,

四件大事里,都短不了他。

你添一个孩子、害一场病、

过一次生日、死一个亲人,

第一封短简是他寄的,

第一盆鲜花是他送的,

第一个欢迎微笑、

第一句真挚的慰语,

都是从他来的……


他兼有严父的沉静和慈母的温存,

总是用温和恳挚的目光看着学生,

学生不先开口,他是不多说话的,

他总尽量的给学生机会,

让学生倾吐自己的来意,

然后再用低柔的声音,诚挚的话语,

来给学生们指导与安慰。


一九二九年六月十五日,冰心与吴文藻的婚礼在临湖轩举行,他们身后的司徒雷登是主婚人。

1926年,他的妻子艾琳病逝,

他将妻子葬在深爱的燕园,

一生未再续娶,每天清晨,

他都去妻子的墓前静坐祷告。

将自己的妻子,

埋葬于一座中国的学校,

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深爱?

司徒雷登与学生的合影

红军长征刚结束时,

处在几乎与世隔绝,不为人知的境地,

是在燕京大学新闻系任教的美国人斯诺,

成为采访红军和中共领袖的第一个西方记者。

斯诺回到北平后举办介绍会,

展出照片,这成了毛泽东,

走向世界的第一次最成功的亮相。



他提倡学术自由,

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


1931年918事变后,

他亲自带领燕大师生上街游行,

在队伍最前方高呼: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934年,北京学生为反对政府,

对日不抵抗政策,组织请愿团赴南京,

燕京大学学生宣布罢课。

人们认为,作为校长的他,

肯定是不支持罢课的,不料他却说:

如果此次燕大学生没有参加请愿,

那说明这些年来我的教育,

就完全失败了。


司徒雷登摄于燕京大学贝公楼前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占领北平,

可他决定即便沦陷,也要继续办学。

他策略性地强调燕大是美国学校,

悬挂起美国国旗,以防日机轰炸,

还聘请了会说日语的燕大校友为校长秘书,

与日方周旋,保护被捕的燕大学生。

当时许多中国学龄青年,

一时不能到后方去,

又不愿就学于敌伪政权支配下的学校,

燕京大学就成了他们理想的选择,

燕京大学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一方净土。


日本人蛮横提出,

让日本学生进燕大读书的要求,

他表面斡旋坚持应和中国学生,

一样经考试合格方能录取,

结果虽有日本学生报考,

却因未达到标准,无一人进入燕大。


即使冒着生命危险,

他也绝不向日本人低头,

这般对中国的痴爱,

如何能够假装?



一九三六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长王世杰颁发给司徒雷登的奖状


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日美开战。

第二天,燕京大学即被日军封闭,

并拘押了他。

此后,他被被囚禁在,

北京东单三条日军看守所与世隔绝,

坐牢时间长达3年零8个月,

直到日本投降,才重获自由。


《时代》报道司徒雷登出狱后。


而出狱后的第二天,

他就着手重建,因战争而关闭的燕大,

当年10月10日,燕大就开学了。


身陷囹圄,临危不惧,

好不容易脱困,

心心念念竟是中国人的学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