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US #8,UK #35。风格和前作挺像的,不过和前作的 US #1,乐评一边倒好评相比,这次乐评则失望于他们的没有突破、作品质量充水就几首好歌的下滑局面。
在队员内部,矛盾开始出现,一些乐队成员的吸毒问题也开始影响她们的关系。
84专辑Talk Show
,
US #18
,
85年乐队解散。
-
Devo发行专辑Oh, No! It's Devo
写这几年老忘了写上他们,事实上他们也是新浪潮最重要的代表乐队之一。这张继续保持水准吧,合成器的味道越来越重。
84年的Shout,评价不高,之后解散。80年代末重组又出过一些专辑,不多说了。
-
Neil Young发行电子、合成器流行风作品 Trans
你个浓眉大眼的,怎么也叛变革命了呢。
他的儿子出生后,有脑瘫,这两年他都在试图治疗、教育他的疾病(我一个朋友家小孩也是脑瘫,很辛苦,但是可以治愈,需要大量的陪伴和引导教育)。
81年他受到Kraftwerk作品影响,买了台合成器和变声器Vocoder,作品创作受到和儿子的沟通的启发。
当时他只是想找到一种方式来与其他人交谈,这就是Trans的全部内容。
这就是为什么,在那张唱片上,你知道我在说些什么,但你无法理解是什么,那和我从儿子那里得到的感觉完全一样。
-
Iggy Pop发行新浪潮影响作品Zombie Birdhouse
和 Bowie在柏林时候,他曾经也玩过合成器风格的新浪潮(77个人首专The Idiot)。后来又重回吉他摇滚,其实歌还挺好听,带点后朋带点新迷幻,也挺美式新浪潮的。
这张则是签在 Blondie 吉他手 Stein 自己的厂牌Animal Records旗下,并由 Stein 来制作,风格颇有点电气化、工业化,有些曲子带一些工业感电子鼓,有些则是非洲节拍。
事实上,这是一张相当让我吃惊的专辑
,我以前只听过The Stooges 时代和首专,完全没想到他有这样神奇的、实验的一张作品。
商业上当然也挺失败的。全靠83年 David Bowie 翻唱的China Girl 大火,收了很多版税,扛过了之后几年沉寂的毒瘾治疗和表演课程学习。
-
Marshall Crenshaw发行首专Marshall Crenshaw
这个底特律出生的音乐人,来到纽约寻梦后,发了颇受好评的这张 Power Pop、Soul 风首专。其中名曲Someday, Some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