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内需即内部需求,一般,我们把国外的出口看作外需,相应的,国内需求就是内需。在著名的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监管层反复提及,要把经济增长转到由内需主导的方向上来。
内需概念大热,投资机会有哪些?三个方面,
内需增长、内需服务、内需拉动。
具体看,内需增长与居民消费直接相关,大家有钱了,买买买的欲望自然高涨,房地产、餐饮、电器等行业明显收益;
内需服务就是为“土豪们”准备的配套服务业,旅游的人多了,铁路、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就要跟上,理财的人多了,金融服务也要跟上;
内需拉动内需拉动是指居民消费增长后,必然将拉动与之配套的上游产业,包括采掘、化工、机械设备等行业在内。
由此可见,内需主题博大精深,从生产到加工到服务,具有清晰完整的投资逻辑和线条。从政策面看,监管层多次强调,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尤其需要持续释放内需动力。
未来,内需领域仍是一块潜力惊人的大蛋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广阔天地面前,紧盯内需主题的银华内需精选大有可为。
银华内需“厚积薄发”
2017年3月,刘辉正式掌舵银华内需精选。在18年四季报中,刘辉写下他的操盘思路:“首先我们继续持仓农业中的养殖产业链公司,等待股价充分反应基本面的情况。其次,在经济下行趋势明显而未现转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参与了以 5G 投资产业链为代表的逆周期行业投资。”
事实证明,银华内需精选夺取冠军,与刘辉的投资思路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散户为什么经常亏损,或跑不赢大盘?
1、缺少专业的行情判断眼光
彼得•林奇有句投资名言:投资股市绝不是为了赚一次钱,而是要持续赚钱。如果想靠一“博”而发财,你大可离开股市,去赌场好了。
而这恰恰是大量散户的症结所在。
散户在操作时,由于急于追求短期利益,经常做出追涨杀跌的操作:估值偏高时入场,估值偏低时卖出。其结果往往是踏空行情,追牛莫及。
2、缺少固定的投资理念
巴菲特有段理论:投资者成功与否,是与他是否真正了解这项投资的程度成正比的。 在实战中,散户能接触到的投资信息往往有限。他们也许能在短时间内踏准某些行业节奏,但由于投资理念缺乏,导致散户在长期收益方面,很难战胜专业投资者。
3、缺少有效的消息渠道
基金管理人离不开投研平台的支持。他们的每一次操作,背后有大量研究数据作为支撑。相比之下,散户缺少稳定有效的投资消息来源。在重大行情降临时,来不及躲闪的往往是散户。
这也是为什么,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看,基金投资的收益率往往要比散户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