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谁得到父母的好处多,谁负责养老。”
原来他虽是长子,但父母却一直很偏心,从小吃的喝的藏起来偷偷给弟弟。
上班后父母的生活费,他们拿去帮衬弟弟,转身却对自己说钱不够花。
甚至连家里老房拆迁,一套安置房和16万元补偿款全给了弟弟,理由是“你读书了,弟弟没读书”。
“这种不公摊在谁身上都不会太好受,我为什么努力读书,不就是想改变吗?怎么现在需要养老就想起我这个大儿子来了。”
也许在很多父母眼中,自己已经尽力做到了公平。
可人心本来就是偏的。
更可悲的是,有的父母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偏心,还反过来指责受委屈的子女有问题。
最后与子女心生嫌隙,甚至在潜移默化也影响了兄弟姐妹的相处。
让彼此变得冲突对立,不相来往。
一个家想要兴旺发达,必须要给孩子平等、尊重的爱。
时刻自我提醒、觉察。
兄弟姐妹间彼此齐心,互相帮衬,才是一个家向上走的开始。
《礼记》中有一句话:“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意思是一家人停止抱怨,同心同德,再苦再难也能发家。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总是存在一些拎不清的父母,不断制造矛盾和争吵,导致整个家庭深陷内耗的漩涡。
就像《都挺好》里的苏大强。
穿着旧衣服给大儿子看,说二儿子欠了不少外债,让大儿子觉得给的钱没用在父亲身上。
住在二儿子家不洗澡,带流浪狗回家,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还背地里跟二儿子吐槽儿媳,太矫情。
和女儿聊天故意装可怜,引起女儿的猜疑。
“他们是不是给你脸色看了?”“倒不是老给,有的时候给点。”
凭借着一己之力,把儿女的生活搅到天翻地覆,让人恨不得把他从电视里揪出来,痛打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