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晚报2016年5月27日32版的一篇《一次拒保带来的保险观念转变》,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一次错过”竟成终生“想得却不可得”的事件:
2008年,我为一对40多岁的个体夫妇做保险服务,两口子非常恩爱,都想为对方购买一份保险,在我的建议下,两人同意一起买,但在了解基本情况时得知,男主人在半年前因心脏不适住过院。这种情况下男主人很有可能会被拒保,果然,公司在对他的病历进行复核后,给出的结果是拒保!带着这份无奈的心情,女主人作为投保人签下了保险合同。
没想到半年后女主人住院,我在第一时间为她办理了理赔,让女主人没想到的是,理赔款很快到账,自己住院基本没花多少钱。事后,女主人一家热情地邀请我到家里做客。饭桌上,男主人说自从被拒保、妻子生病后的快速理赔,让他们对保险非常认同,也想为自己当兵回来的儿子购买保险。但儿子认为自己还年轻,没有购买保险的必要,便当即拒绝,虽然这次没有为儿子投保成功,但从此我与这家人成为了好朋友,参加了他们儿子的婚礼,见证了他们小孙女的诞生。
面对新的生命,儿子主动提出为自己的女儿购买保险,男主人随即提出要为儿子再次购买保险,这次儿子没有拒绝,就在这一家三代都将享有保险保障时,儿子的保单再次被拒保!原来儿子在半年前住过院,就这样,一个年仅25岁的父亲也被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当一万元保费退回给客户的时候,一家人都显得很无奈,多次拜托我帮着解决,但我真的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