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专栏,创业创意报道、犀利观点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互联网连接效应:自由职业为何会崛起成为一股暗潮?

创事记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3-31 20:1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开放人才市场”会发布公司短期任务式的需求,一些任务仅招募内部员工,另一些只对通过验证的自由工作者开放。


比如说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需要人才,项目经理把项目分解成多个短期任务,投入市场说明工作要求,对应征者进行甄选,把相关工作推给开放人才市场吸纳的这部分甄选通过验证的外部力量高效的解决,对于后续开发计划,会针对这部分合作者即时匹配与推销,形成一种相对自由但稳固的合作关系。这种模式对于企业来说,即高效快速,也节约了管理、人工与时间成本。


AppMakr是一家开发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小型公司,但这家公司一名全职员工也没有。该该公司联合创始人杰伊·夏皮罗表示很多人来这里是因为有特定的技能,服务于特定的项目,项目结束后大家各奔东西。这是一种全新的人力资源模式,不是以岗位来定位人才,而是以任务来收拢人才。


而这种打破组织边界,让岗位高效匹配外部人才的模式未来可能会成为一种国内许多领域的企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当前的环境也具备共享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50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未来3—5年内,中国的共享经济会达到全球第一。


这并非没有道理。当前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各种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研发引进、各种商业模式崛起,平台跨地域连接线上线下的能力不亚于美国,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许多拥有数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在数据开放性与触达供需两端、连接海量粉丝与用户平台体量基础已在。


但在线下,国内地域资源极度不平衡,包括农村与城市的人才与就业资源、一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的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劳动力、技术、资源不平衡。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经指出,劳动力总理仍在高位运行,一方面是招工难,一方面是就业难。说的就是这种信息与资源的不对称的现象。


加之经济下行、缺乏保障,加之裁员潮频频出现,对于企业来说,裁员更多是源自外界的竞争压力与狼性文化的机制效应,但对于企业中的个体而言,加深了人们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焦虑,人们需要更多的收入模式来确保安全感。


另一方面许多传统行业都在面临新兴科技行业的颠覆,人们在思考:假如这个行业衰落或者企业倒闭了,我还可以去哪儿?我的价值如何获得提升?


年轻化与裁员潮:中年专业人士离开组织成为自由人或成为趋势


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当前许多企业与行业尤其是科技互联网行业的员工普遍是趋向年轻化,百度平均年龄大致是27岁,阿里与腾讯平均年龄28左右,我们不禁要思考,未来那些上了年纪但是依然不是在公司中高层管理层或者企业骨干专家一列的人才,未来很可能会陷入一种留或者不留的两难困境。


我们看到不久前关于“华为清理34岁以上老员工”风波事件以及此前关于《深圳两套房面临失业中年财务危机引发家庭悲剧》的文章的文章可知窥知,从当前科技互联网行业来看,老员工普遍其实存在一种焦虑,有经验有能力的老员工身陷中年危机未来也可能成为一种常态,那么可能会有几种出路,要么跳槽做中高层管理,要么创业或者单干做自由职业者。


在当前的互联网IT行业,焦虑无处不在,这种焦虑一方面源于高房价,而另一方面,存在于职场升迁渠道僵化之后,收入与期望之间的落差,以及内部竞争不平衡导致的一种求之而不得的痛苦,一种是不确定性的裁员与淘汰危机,人们希望改变现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萌宠萌  ·  亲爱的,崽胖子又回来了!
8 年前
视觉志  ·  七言 | 谈一场白头偕老的恋爱。
8 年前
学生时代  ·  9种方法把女朋友收拾得服服帖帖
8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