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做什么都提不起劲时,快速恢复能量的4件小事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25-02-07 20: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就像小敏与同事传达工作时听到的抱怨,有时候那些评价并不是冲她来的,但仍然会影响她的情绪,让她怀疑自己不适合做这个岗位,陷入严重的内耗中。
2、心理自愈过程缓慢。
当一个人心理能量匮乏时,遇到问题很难调动足够的内在资源去应对。
这其实与心理韧性不足、情绪调节缓慢有关。
比如遇到工作压力时,容易陷入消极的认知模式中,无法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导致进一步增加心理负担、消耗心理能量,阻碍自我修复。
于是下一次压力来临时,本就没有充分恢复的内心,更是雪上加霜。
3、面对挑战时容易退缩。
“畏难”情绪,很容易发生在能量不足的人身上。
因为难以承担试错成本、害怕失败而决策困难;
因为精力不够、恢复较慢而缺乏持续动力……
这些都会导致任务失败或者结果不尽人意,反过来加重沮丧、失望的感受。


如果我们仅仅将心理能量匮乏理解为身体虚弱,那么我们可能会从“强身健体”的角度去考虑改善,这往往事与愿违。
朋友木木就是这样的情况,她尝试去健身改善自己疲惫无力的状态,结果发现越健身人越累,精力并没有很好地恢复,反而因为买了健身课不愿意去,陷入纠结内耗之中。
一方面责备自己浪费了花钱办的卡,一方面又实在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健身。
而未能察觉到的心理能量匮乏,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是容易沉浸在负面情绪中,增加心理问题风险。
由于缺乏有效的自我调节手段,当外界影响导致我们出现焦虑、抑郁状态时,我们很容易陷入心理困境无法自拔。
二是个人成长缓慢,难以破局。
由于做什么都难以长久,在别人看来是三分钟热度。
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其实很痛苦,想改变却很难。尤其是事业心比较强的人,更容易因现实困境而沮丧,最终焦虑地躺平。
三是导致社交退缩。
由于很少体会到人际关系带来的正面反馈,又反过来加剧社交退缩。
比如有不少朋友可能会这样:
好不容易放假,如果领导、亲戚临时组饭局,又难以拒绝,要给自己加油打气、做很久心理建设才能动身。饭局上看似没干什么,回到家就是精疲力竭,不想动弹。
“身弱之人”真的很需要重新养育自己一遍,好好体察自己、呵护自己、滋养自己。


想要改善“身弱”带来的影响,我们要先了解,心理能量匮乏背后的影响因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