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CEO智库
中国商界第一领袖社群,百万级CEO人脉圈子,商业管理第一号,商业、商学、商道、商圈,尽在CEO智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CEO智库

娃哈哈帝国为何陨落?90后回应:真的太土了!

CEO智库  · 公众号  · 职场  · 2017-06-26 19:2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这显然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在新品层出不穷的饮料市场,娃哈哈已经多年没有新的明星产品,人们留有印象的仍然只是营养快线、瓶装水和八宝粥等多年前的爆品,但它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竞品赶超。以至于宗庆后在央视《对话》采访中反思 娃哈哈为什么会出现下滑,缺少新的大单品就是重要一点


过于依靠某一个大单品的风险在于,当这个产品不再受市场欢迎往往会给公司业绩带来直接影响。


娃哈哈正面临这种境遇。原有的爆品不再受欢迎,新的大单品迟迟未能出现,甚至在娃哈哈一向引以为荣的乡镇市场,娃哈哈也卖不动了。


代理了娃哈哈11年的鑫鹏商行的二代老板杨露告诉记者,等处理完过年时的娃哈哈“陈货”,就彻底不做了。


杨露的父亲为该商行的一代老板,一直负责乐山市下面4个乡镇的娃哈哈产品经销、送货,曾经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走30万元的货。2015年第一次出现亏损时,杨露并未放在心上,不过到了2016年,势头越发不对劲,库房的存货越来越多。


经销商的利润率本身就很低,必须要靠走量才能赚钱,可是过去一年杨露每个月只敢进5万的货。据杨露介绍, “一件AD钙奶(24瓶)只赚1元,营养快线一件(15瓶)只有2-3元的利润,大营养快线(1.5升装)春节时只有0.5元的利润。”


在确信代理娃哈哈变得无利可图后,杨露打算在最近几个月亏本清仓,等到了6月产品过期时,还处理不掉的就倒掉产品卖瓶子。正在处理的产品包括娃哈哈的花生牛奶、激活派、启力、苏打水等多个产品。不过处理完娃哈哈的存货后,杨露还会继续卖其他公司比如银鹭、怡宝、尖叫、脉动等这些销量较好的产品。


杨露也想不通,为什么娃哈哈在农村市场不好卖了。


娃哈哈被称为“饮料界腾讯”


多数消费者或许并不知道,娃哈哈一直在不停地推新品,它出产过的产品多达300多种。 不过它们大部分的产品路线和推广方式几乎一致——找一个市场上的成功饮料对标,然后低成本迅速复制一款,并借助娃哈哈强大而稳固的经销商渠道投放至渠道终端,同时辅以大规模广告宣传。


知乎上一位叫汪维的用户曾列举了娃哈哈曾经模仿的几款经典产品。他在文中调侃预测, 市面上什么新饮料卖得还可以味道也还行,娃哈哈90%可能性都会出同款。因此,娃哈哈在业内还有个外号叫“饮料界腾讯”。


在90年代,中国处在野蛮增长的时候,这种低成本、快速的开发生产的“山寨货”产品策略曾为娃哈哈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比如1987年,宗庆后创立了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对标的正是广州太阳神。只用了两年时间,这款饮料的销售就接近1亿元。


1991年,娃哈哈又瞄上了乐百氏,推出了第二款产品——“果奶”,只用了一年时间就销量破亿。到了1996年,娃哈哈直接针对乐百氏钙奶推出升级产品——AD钙奶。


“跟风模仿在低成本大规模制造的时代,这种后发制人的战略,通过自己的渠道优势可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北京志起未来营销咨询集团董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顾问李志起在接受采访时分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