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8
日流入
1010
亿元,流入速度超过
2024
年
2
月和
2015
年
7
月时规模。
与此同时,参考
2018-2019
年的历史经验,中美关税冲突对股市的影响多为消息面的短期冲击,待落地后市场反而往往修复反弹。
回顾
2018-2019
年,在历次美方放出新一批关税清单的风声后,
A
股往往剧烈震荡,但在该清单靴子落地后,
A
股由于已经提前消化,通常反应有限,甚至反而会迎来阶段性反弹修复。
而中长期,当前无论是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潜在增量政策储备,还是适应了上一轮贸易冲突后的出口结构优化,以及市场在心理上做好的准备、尤其是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科技突破对于信心的强化,
相比
2018
年骤然遭遇贸易战
,本轮对于外部不确定性的应对将更加具备信心和底气,市场也将更加“以我为主”:
首先,国内因素仍是决定A股走势的核心矛盾。与2018年“内外交困”的宏观环境不同,当下国内正处于内需接力、科技突破的阶段,将成为我们应对外部压力的信心来源。
2018年市场大幅下跌,中美贸易冲突固然是一大拖累,但国内经济基本面恶化、政策聚焦“防风险”、“去杠杆”才是市场下跌的主因。而本轮来看,随着去年9月以来宏观政策基调转变、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内需已在逐步接力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年初以来以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更是外部封锁下国产替代的最佳例证,这些都将成为我们应对外部压力的信心来源。
其次,面对外部的不确定性,当前国内依然有较为充足的政策储备进行对冲。
-
一方面,对内深挖内需。
从近期出台的生育补贴、消费金融贷、《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政策来看,国内
宏观政策着力点已经逐步在向民生、需求侧倾斜。此外,年初以来货币政策也主要聚焦防风险、防空转、稳汇率,货币宽松相对谨慎。
-
另一方面,对外积极开拓。
4
月
11
日,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访问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同日,外交部宣布习主席将应邀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进行国事访问。与此同时,近期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连续会谈欧盟、东盟,讨论应对美国“对等关税”等问题。
-
因此,本轮国内政策早已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留有“后手”,后续更加有力的宏观政策有望进一步落地对冲外需压力,包括择机降准降息、“两重”“两新”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财政刺激加码、进一步加大扩内需促消费力度等。
此外,从外部环境来看,随着上一轮关税冲突后,中国企业积极寻求出口目的地的分散,叠加部分产品在全球出口市场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我国当前面临的出口环境已然不同:
-
1)上一轮关税冲突后,国内出口正在积极寻求目的地的分散,我国出口对美依赖度已经由2018年的19.2%下降至2024年的14.7%,其中
汽车及其零部件、工程机械、化学制品
等品类出口分散化特征较为明显;
-
2)对于国内出口在全球占比处于50%以上,且2018-2019年贸易战之后全球市占率保持平稳或者进一步上行的细分品种而言,中国日益占据全球出口市场的主导权,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进口这些商品时或无法越过中国,即使转从其他市场进口,实际的最终来源或也仍来自中国,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