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腕儿
专注研究短剧。日更多条,有10万+,有日榜、周榜和月榜。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腕儿

短剧也可以有情怀:《家里家外》几次击中你的泪点?

新腕儿  · 公众号  ·  · 2025-03-14 16:13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重组家庭家庭关系复杂,问题会更多。

刚见到蔡晓艳时,陈爽接受不了继母。但在后续的相处中,逐渐放下了戒备。被学校老师诬陷偷班费时,蔡晓艳坚信陈爽没有偷班费,陈爽感动蔡晓艳这么相信 她。后来她才知道,陈爽悄悄存钱是为了在母亲忌日时准备礼物。

剧中的泪点常常在无意间直击人心。

在这场戏中,陈爽跟蔡晓艳的 性格得到了深度的呈现。

陈爽的母亲去世11年了,其实蔡晓艳早就知道这件事。赶在陈爽母亲忌日前,蔡晓艳在加班加点,日夜不休的准备着她的「礼物」。到了那天,蔡晓艳陪着陈爽去了陈爽母亲的墓地,而陈爽则穿着蔡晓艳日夜赶制的毛衣。

那是件旧毛衣,外观朴素。一个细节是,毛衣下方有一圈粉色边,那是蔡晓艳亲手织上去的。这是陈爽母亲在世时为其手织的毛衣。多年过去,毛衣越来越小,蔡晓艳知道自己不可以替代其母亲的位置,便在那件毛衣下面延续了一部分。

一般在这样的剧情部分,导演会加入镜头技巧,镜头语言为情绪烘托。但在《家里家外》中,这部分镜头仅仅只是给到毛衣一个特写,而情绪浓度在自然而言的情况下,拉到峰值。

这是《家里家外》的一项特色,也是其情感色彩自然却浓厚的一项关键。是家人之间的情感促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而幸福的家庭下,温暖的情感得以不断发酵和延续。

《家里家外》将每个人心中理想家庭的模样具象化。

在1980年,一家四口,儿女双全,爸爸陈海清是工厂副厂长,后来下海经商。妈妈蔡晓艳是工厂女工,即便丈夫收入不错,她也坚持努力工作。儿子邵一帆性格沉稳内敛,非常聪明,重情 义,而女儿陈爽以优质的身体条件被选进女排队,最终夺冠。小姨子陈雪梅是自1977年开放高考后第一批大学生,在广州读书,为数不多见识过繁华大都市的人。

剧中,一家人在生活中互相温暖着对方,呈现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回想起1978年,陈海清独自带着孩子返乡,口袋里没有钱,遇到街边摆摊卖蛋烘糕的蔡晓艳。她没有嫌弃他们没有钱,一边吐槽,一边送给他们一个蛋烘糕。

那年的那个蛋烘糕,深深的感动了陈海清,以至于多年后,他义无反顾的娶了流落街头的蔡晓艳,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都交给了她。婚姻能双向奔赴很难,在陈海清体贴的照顾和疼爱下,蔡晓艳带着所有人的羡慕,走进了1982年。

以「情怀」为核心,讲述家的故事
《家里家外》是一个年代故事,辅以四川本土风情语言,让这部短剧内容看起来别具一格。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剧情人物的塑造了。剧中男女主,还有儿子邵一帆、女儿陈爽,包括小姑子陈雪梅,都是很讨喜的角 色。剧中人物形象设定都很现代,主打「不内耗」,姑嫂互助也属于女性之间的温暖互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